美文网首页
秋分,夜,甲秀楼

秋分,夜,甲秀楼

作者: 聆听镜看 | 来源:发表于2025-11-05 21:15 被阅读0次

秋分傍晚的贵阳,下班高峰的车流渐散,这一阵忙着画画,和两位好友已有几个月没有见面了,秋分节气约了在甲秀楼见面。下班已晚,我踩着暮色往甲秀楼赶。还未到近前,先望见南明河畔亮起的暖黄灯火——那是甲秀楼的飞檐翘角被灯光勾勒出来,三层楼宇立在鳌矶石上,青瓦红柱映在河水里,像一幅浸了光的古画,随着水波轻轻晃。

甲秀楼始建于明万历26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当年贵州巡抚江东之主持修建,初衷是“培风水,树人文”,希望能提振地方文脉。此后几百年里,它历经战火与洪水,毁了又建,建了又修,如今我们看到的模样,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按原貌修复的。楼下的浮玉桥连接着河岸,桥面青石板被行人磨得光滑,桥栏上的石狮虽有些斑驳,却仍透着股庄重劲儿。站在桥边看楼,檐角挂着的风铃在秋风里轻晃,偶尔响一声,倒让这百年古楼多了几分灵动。

苏哥第一个到。他说已经在河边的翠微小院订了座。让我通知曼曼直接过去。

翠微小院藏在甲秀楼的侧巷里,木窗棂挂着红灯笼,推门时帘角扫过手腕,带着点暖意。苏哥选了临窗的位置坐下,窗外就是南明河的水波,偶尔有游船划过,灯影在水里揉成碎金,和远处甲秀楼的倒影叠在一起。我说倒不如下楼直接找个临水的位置更舒服。于是又请服务员给我们安排转下来。

菜单刚递过来,苏哥就直接点了菜:“都是贵州人常吃的,配这秋夜正好。”最先上桌的是素瓜豆,搪瓷碗盛着,老南瓜块卧在清透的汤里,棒豆炖得软绵,灯光下汤面泛着淡淡的金光。这道被称作“贵州省菜”的家常菜,没放复杂调料,全靠南瓜和棒豆的清甜醇香,还有贵州特色的胡辣椒蘸水。喝一口汤,胃里顿时暖了。接着是紫花菌炒肉,菌子切薄片裹着油亮酱汁,嚼起来脆嫩带鲜,满是山林的气息;锅仔花菜煮得软烂,汤汁渗进花菜缝隙,咸香入味;酸汤土豆泥最是下饭,酸汤的酸辣裹着土豆的绵密,一勺入口,秋凉带来的微寒瞬间消散。

风吹过来,带着南明河的水汽,微凉。有些后悔没有按照苏哥的安排坐在楼上的窗边了。聊到兴起,不知是谁提起了小林的漫画,曼曼笑着说:“前几天看他画的秋景,说‘深秋一到,树上的叶子举杯庆祝,总有几片喝醉了,红着脸躺在地上’。”这话刚落,我们都朝院外看——几棵法国梧桐的叶子正落在青石板上,浅黄的、微红的,真像撒了一地的小巴掌,和甲秀楼的古意相映着,格外有意思。

饭后又沿着南明河走了走,夜色里的甲秀楼更显静气。灯光从楼窗里透出来,映得柱上的楹联隐约可见。四百多年来,这栋楼见惯了朝代更迭、世事变迁,如今却成了本地人歇脚、会友的地方——就像我们今晚这样,围着一桌家常菜,聊着轻松的话题,看楼影映河,听秋风拂叶。走回路口时回头望,甲秀楼的灯火依旧明亮,秋分的夜,有古楼的静、饭菜的香、好友的暖,倒成了最踏实的记忆。

相关文章

  • 甲秀楼

    甲秀楼上探三甲, 文昌阁前意纵横。 状元笔更百宝书, 乐诵长联豪情胜。

  • 甲秀楼

    你矗立在南明河上 古色古香 骨骼惊奇 招式一出 便占据了文坛的半壁江山

  • 甲秀楼

    甲秀楼在贵州省贵阳市城南的南明河上,以河中一块巨石为基而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甲秀楼始建于明朝,后楼毁重建...

  • 甲秀楼

    甲秀楼是贵阳市的地标性古建筑。在贵阳市城南的南明河上,以河中一块巨石为基而建。始建于明,后楼毁重建,改名“来凤阁”...

  • 甲秀楼

    散散心

  • 甲秀楼

  • 在贵阳!如果只有一天的时间,那就把它留给甲秀楼

    寻找贵阳的记忆,从甲秀楼开始,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甲秀楼,就寻见了贵阳的踪影,在贵阳,除了甲秀楼,没有哪一处景色能让...

  • 南明河的夜 甲秀楼的楼

    走过的城市不多,但发现几乎每个城市里都有一条河,而一座城市有了河,就像山里住了仙,会平添几分灵气。比如北京的玉带河...

  • 《己亥正月初一夜游甲秀楼》

    《己亥正月初一夜游甲秀楼》 冬冬:摄影/文 2019-02-07...

  • 天净沙.甲秀楼

    (贵州山水) 文/菊 鳌矶石上琼楼。 甲科奇秀黔州。 玉石围栏彩琉。 柱撑檐赳。 雅儒贤士云筹。 【词林正韵】乔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秋分,夜,甲秀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qaffs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