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声把七月的白昼织得绵长,晨光刚漫过窗棂第三道木纹时,我已在案前铺开素笺。当笔尖轻触薄纸的刹那,墨汁在纸上渐开的晕染,像极了中年心境——不赶潮,不追浪,只在自己的节奏里慢慢舒展。
暑假于我从不是松弛的代名词,而是一场与自我的郑重赴约。
每日清晨,总会与文墨相约。笔尖划过空气,在文案上落下或重或淡的痕迹,才惊觉年少时只看见笔画的飘逸,如今却读懂藏在转折里的克制以及看过风雨后仍保有的温润。
练字的时间里,窗外的静谧成了最妥帖的背景,那些职场里的案牍劳形、生活中的琐碎牵绊,都随墨香一点点淡成纸上云烟。
上午的光阴多半会听书。从历史故事中的范蠡传奇人生,到唐宋时期的诗词风采,再到余华字里行间的人间烟火味,让久坐的目光有了奔赴的方向。
读到心尖发颤处,便取来素色笔记本抄录,笔尖划过纸张的窸窣声,是与素未谋面的作者最私密的应答。
下午四点左右,是雷打不动的“与身体对话”的时刻。不必赶去人声鼎沸的健身房,自己一人在跑步机上挥洒汗水就足够。
换上柔软的棉质运动衣,先是慢跑,再把速度逐渐提高,感受心跳在胸腔里逐渐提高的跳动,汗水浸湿全身时,竟寻回几分少年时的莽撞畅快。四十有五的身体,只能保持五分多的速度和每次八公里左右的路程,不求更多突破,只愿在日复一日的坚持里,守住一份坚持——这是对自己的许诺,也是与岁月相处的智慧。
而这所有的安稳与从容,都离不开先生那双藏在烟火里的手。他总是甘愿把一日三餐打理得满是心意。
清晨我研墨时,他已在厨房煮好了营养豆浆,那抹清香,漫过整个客厅;上午我读到入神,午餐的香气会准时从厨房飘来,而且还基本不重复,时不时变着花样……他的手艺从不算惊艳,却满是过日子的诚意——那些精心挑选的食材,火候恰好的烹饪,藏着的都是他对我对家庭的珍视。
常听人说,中年是一场兵荒马乱,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柴米油盐的琐碎,总让人喘不过气。可在这个假期里,我却在笔墨、书香与烟火间,品出了岁月静好的滋味。
不是没有烦恼,只是学会了用练字沉淀心绪,用读书丰盈灵魂,用锻炼滋养身体;不是没有疲惫,只是身边有一个人,愿意为我撑起一片烟火缭绕的小天地,让我可以安心做自己喜欢的事。
夕阳西下时,我偶尔会和先生去小区旁的河边散散步,看晚霞把天空染成橘红色,聊一聊白天的趣事。偶尔有风掠过,带来河水的清凉,我们就这样安静地走着,甚觉惬意。
原来,人到中年最好的状态,不是追求轰轰烈烈的精彩,而是懂得与自己和解,与生活相拥——在平淡的日子里,守着自己的热爱,伴着懂你的爱人,把每一寸时光都过得热气腾腾,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种成属于自己的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