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育儿在路上婚姻育儿
幸福需要能力:张爱玲为什么一生未育

幸福需要能力:张爱玲为什么一生未育

作者: 育儿大咖 | 来源:发表于2018-10-31 16:43 被阅读76次

作家张爱玲认为:生孩子是没必要的。

她在她的作品《造人》中写道:“……造人是危险的工作……做父母的不是上帝而被迫处于神的地位……凭什么我们要大量制造一批迟早要被淘汰的废物?……我们自己是要死的,可是我们的种子遍布于大地,然而,是什么样的不幸的种子,仇恨的种子!

句句都是反人类、反人性的。

如果大家都这么想,人类该灭绝了。

张爱玲本人确实一生未育。

在她的一生中,她其实是有机会生孩子的,但她早就说了:不敢生孩子。

她为什么会这么想?

她当然会这么想——

在她的记忆里,父母永远是争吵,关系不和到可怕的地步——剧烈的争吵常常连仆人都吓慌了,赶快把小孩拉出去叫他们乖一点;

她四岁的时候,母亲就抛下了她去了英国;

父亲是个封建遗少,好吃懒做、赌博、嫖妓、抽鸦片,和母亲离婚。找了继母之后还毒打张爱玲,继母对她极其刻薄和虐待,和父亲一起对她拳脚相加,不仅如此,父亲还把她软禁起来达半年之久,还扬言要“打死她”。在张爱玲重病时不给请医不给药,她差点死去。而后终于逃出了父亲的家,从此和父亲断绝了关系。

此后,她想逃到母亲那里,可是母亲给她的也只有冷漠和拒绝。她母亲为人苛刻,当她达不到母亲的要求时,母亲就会冲着她大声吼,觉得她笨时就骂她“猪”,在她生病的时候说她“活着就只是害人”……

她没有家。经历过太多的苦难之后,她最终意识到了这一点。

她曾善待爱情,可是却没有被爱情善待。她把自己一生的爱献给了胡兰成,可是胡兰成和她结婚后即和别的女人有染,最后她不得不明白:自己只不过是胡兰成生命里的过客,忍着心中的剧痛在26岁时理性地提出了和胡兰成离婚。

如果你了解张爱玲的人生经历,也就能理解她为什么不生孩子了。

心理学认为,童年时代对人的一生具有最深远的影响。她童年的不幸经历影响了她人格心理的正常发展。

她慵懒、自卑、敏感、自私、自闭……

甚至反人类,从她的作品《造人》中可以看出。

因为从小到大,她一直都没有得到家庭的善待,她所品尝的,都是人性黑暗丑恶的果子,她也曾渴望母爱,但是母亲给她的只有创伤。

生活告诉她,人是看不见光明的。她的内心从来没有照进过半点阳光。

可以理解,有过这么糟糕命运的人当然对人性是怀疑的,消极的。

人所生的孩子都是“仇恨的种子!”

她认为人和人之间其实很少有爱,只有仇恨。

生出的孩子都是“废物”,他们只会争吵、自私和相互仇恨。

她非常理性地知道:“做父母的不是上帝而被迫处于神的地位”,可见她非常明白父母之责任的神圣,言下之意,做好父母是需要一定的修养的,甚至只有神才有资格做人的父母。

可见她对父母之职存有敬畏之心。

相比之下,现代人什么未婚先孕、小三上位等等,就显得对后代的态度过于随意。

不轻易地为人父母,这是张爱玲令人不齿的生育观中值得肯定的地方。

当一个人自己没有幸福起来的能力时,最好还是不要有孩子。

为什么?

因为自己都过的不幸福,哪有力量给孩子幸福?

正如张爱玲,她没觉得人活着是幸福的,聪明的她知道这种人有孩子也是害孩子。

而你自己过的不幸福,不是因为别人,是因为你没有令自己幸福的能力。

张爱玲是在伤害中长大的,所以她没有从家庭中得到幸福的能力,她不辨人心,所以就被胡兰成骗了感情,她消极避世,自我封闭,“只要不和人交往就感到愉悦”。

一个无能力幸福的人,除了TA自己的贫乏,没什么可以给孩子,

还有一个原因:越是无能力幸福的人,越是会觉得孩子是巨大的包袱。

所以就能解释,为什么世上会有那么多对孩子不好的父母,为什么家庭会伤害孩子。

在生活能力、为人处世方面,张爱玲确实是个低能儿,成年后,她仍然没有在这方面成长起来,一生过着凄凉孤独的生活,最后,1995年中秋,一个人在美国的公寓里孤独地死去了,死后一周才被人发现。

张爱玲的一生已经随风去了,她再也没有人生重来的机会。

她永远也没有机会明白:人是可以拥有幸福的能力的,幸福的能力也可以自己培养,即使命运辜负了你。

而我也希望,已经为人父母和即将为人父母的人们,能够拥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因为世事复杂。

只有你们真的幸福了,你们的孩子才会幸福。

希望再也没有第二个惨淡一生的张爱玲。

相关文章

  • 幸福需要能力:张爱玲为什么一生未育

    作家张爱玲认为:生孩子是没必要的。 她在她的作品《造人》中写道:“……造人是危险的工作……做父母的不是上帝而被迫处...

  • 关于《lean in》的一些思考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张爱玲 幸福是一种稀缺能力 原生家庭影响儿童的一生。有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而有...

  • 幸福力

    幸福与状态无关,幸福是一种能力,与感知幸福的能力相关。幸福的能力就是幸福的感知力。 幸福四象限: 1.现在幸福,未...

  • 幸福

    幸福需要能力 幸福需要态度 幸福需要习惯 但是获取能力与保持态度与习惯是有冲突的。 孩子从小是幸福,也愿意幸福,这...

  • 理想课堂与幸福

    幸福需要教育,因为幸福是一种能力。幸福的能力包括认识幸福的能力、感受幸福的能力、创造幸福的能力。而我们教师就是要让...

  • 被林彪辜负的女人汪静宜:我没有正式见过你一面,却还是苦苦等了你一

    我这辈子,真是后悔遇见了林育蓉 ,要是我没有遇见林育蓉 ,也许我这一生会幸福生活.【汪静宜】 这一生,我出生于林家...

  • 幸福需要的能力!

    很早以前看到过的一段关于幸福的解读!我发现讲得非常地有道理,分享出来和大家共勉!愿我们在每一天的工作生活中都能好好...

  • 幸福需要能力

    幸福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来自心灵深处。 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种感觉,也不是每时每刻都会有这种感觉。这种感觉的获得需要...

  • 正面管教家长课

    幸福的能力需要学习 ...

  • 2022年4月29日《纪律教育》培训总结—徐文聪+春蕾五幼

    一.感受: 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需要父母对家校共育的认知,需要对共育能力的学习提升,与学校教育合拍、共舞,才能完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幸福需要能力:张爱玲为什么一生未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qwa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