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上海这几年,见识了不少,也改变了许多,就连朋友圈也在发生着变化,一不小心落进了奶奶群。
花园小城里绿树成荫,曲径通幽。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忙忙碌碌,岀岀进进。满院花姿招展的奶奶和儿童,在各个小广场上组成不同的方阵,有晒太阳的,有学走路的,有追着跑的,也有玩扭扭、踏板、两轮三轮四轮车的。秋千、滑梯、跷跷板这些中国祖传的玩器旁边常常有小孩排队。随着孩子们的年龄增长奶奶们的微信群也不断扩大。送孩子进校就有了幼儿园儿童的奶奶群、小学生的奶奶群。同时她们又进入舞蹈、合唱、器乐、太极拳等等的奶奶群…
在奶奶群里,大多数人出身于五六十年代,经过文革,走过改革,见证变革。都曾是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的半边天。随着祖国建设的日新月异,奶奶们又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成为北上南下的老漂族,为城市建设展示着自己的靓颖。东装西服笑跳朋友圈,南腔北调说唱奶奶群。
奶奶们是多年媳妇熬成的婆,是历经多年的坎坷艰辛编织成的希冀摇篮,她们以最温暖的爱意给孩子们以关爱。数星星,唱月亮,在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道路上母爱继续,伟大延伸。奶奶们的爱似春天的雨,夏天的虹,秋天的霜,冬天的风。珍贵而独特,无可替代。
母仪天下勤勤恳恳,亲沁子女永永恒恒。奶奶们几十年风雨雪霜,练就了不凡的身手,上下庭堂,出入厨房。买菜做饭代保姆,婴儿床前赛月嫂。在孩子们成长的日子里,鞍前马后,曲膝躬行。学校门前风无阻,培训班外雨兼程,大街小巷处处都刻写下她们坚实的脚印。
奶奶们是没被名利污染的一方净土,无怨无悔,凡而不俗。她们有资深的阅历,也有多重的身份,在外风光无限,家里也有经难念。既当奶奶又做姥姥,既是母亲,也是儿孙。一手孙孙,一手外甥,两边穿梭往来,脚步无停。有的家人手不足,只好两家合并住一起,过着大家庭的生活。有的年过花甲,父母年高,只因孙务在身,有孝难敬。宁静的夜晚月朗风清,她们喜欢站立窗前,仰望满天星,俯视楼前灯,牵挂长长,思念浓浓。
繁华的都市,人忙车忙钱也忙。奶奶们也不例外。有钱的,为晚辈不惜腰包,无薪的只能拼辛苦填空。兼做钟点工,披星戴月捡拾废品,也有过年过节打短工,还有从家乡背些土特产品变现。这年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奶奶也难做。她们的深情,她们默默的奉献,很难用言语表达清楚。
二胎时代,奶奶们依旧是美丽的情感之境。左手奶瓶,右手尿盆,不得不暂离潇洒,而今迈步从头越。不过,今非昔比,她们己不是昨天的奶奶。洗碗机、自动锅,扫地机,迷你音箱都成为她们手下的兵。居家常逛商城,网购轻车熟路。拉大抱小,大哭小闹,她们早已释然。洞洞书、点读笔,叽里呱啦、悟空识字。抱着孩子扭舞步,摇蓝曲中放K歌,耳机插在耳孔里,抖音快手玩直播。辛劳一辈子的她们虽银丝如雪,可心目中仍是那么的青春靓丽!
奶奶们的爱如盎然的土地,清新的绿洲,婆裟的大树,是一座座高高的山。如果孩子们能有所成就,那也少不了她们的倾情相携。
孩子们在这里一茬茬的长大,奶奶们在这里一批又一批的来去。在她们的身上既有中国妇女传统的经典文化,也蕴涵着现时代女性的智慧文明。她们在躬行于幼儿启蒙同时也分享着中国大妈的奶奶群。
白发飘成互粉的丝,
双眸谱成叮咛的曲,
皱纹叠成留言的纸,
腰身躬成友谊的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