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热播的《狮子王》,我和顺哥也为票房做了贡献。
我和孩子这样看电影
走出电影院,看到欣喜万分的顺哥,我拉着他的小手:“电影精彩吗?”
“当然啦!”
“电影里有哪些人物呀?”
“辛巴、辛巴的爸爸国王、辛巴的叔叔刀疤、娜娜……”
“你最喜欢哪个人物?”
“还用说,我最喜欢辛巴。”
“为什么?能够用几个词来形容他吗?”
“辛巴勇敢。”
“从哪看出他勇敢?”
“当他父亲被害,他独自走回家的时候最勇敢。”
“除此,辛巴还有哪些地方吸引你的?”
“他不说别人坏话,很团结。”
“嗯,为何这么说?”
“刀疤被推下谷底的时候,就因为他之前说了他伙伴的坏话,所以没有得到伙伴的援助,辛巴不会这么做。”
“原来如此,这就叫团队精神,有团队有人帮才会走得远……”
小朋友一起可以徒步20多里
看电影也是一种很好的亲子沟通。
这几年来,我看的基本上都是儿童电影,为了陪儿子。
电影是一种放松休闲,和孩子走进电影院,一起笑,一起哭,也是一种很好的家庭活动。
但电影又是一个很好的媒介,没有一种艺术形式,能够像电影一样,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激发观看者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鸣。所以常常和儿子一起看完电影后,我们都会进行类似的交流讨论,为不浪费电影票。
总结一下我们的讨论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事件讨论
对电影中出现的事情,你的看法是什么?(你觉得到吧,为什么那样做?)
如果是你身在其中,会如何处理?(例:如果你是刀疤,你会怎么做?)
你觉得电影中最难的地方,最好的地方,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哪些?
人物讨论
你清楚电影中的人物关系吗?
你最喜欢哪个人物?最不喜欢谁?对谁没有感觉,为什么?
……
思想讨论
最让你感动的是哪里?(最好让孩子用几个词来描述,并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
上三种讨论方式,我们也不是每次都讨论,最就我自己最有感触的地方来讨论。
如果碰上一部孩子特别感兴趣的电影,那么就可以做更多的延伸了。
记得去年和他一起看过《侏罗纪》,对恐龙感兴趣的他就特别上心。
观看结束后,他就一直跟我讨论有关恐龙的话题。对恐龙不感兴趣的我,也假装乐在其中。没办法,生活有时候真的需要演,特别是对孩子。
于是那段时间,我们就在图书馆借了不少与恐龙有关的书籍。那时他读幼儿园大班,识字量不多,常常缠着我给他读,我也不厌其烦地配合。常常一个人翻着一本本恐龙的书籍,遇到感兴趣的图片,就指着下面的文字读一读,不会就跳过。
后来我们一起画了恐龙主题和生物主题的思维导图。
双气泡图
我和孩子这样看电影
再后来,我们还去了地质博物馆,看到了恐龙化石,也了解了生命的起源……
这样一来二去,孩子的收获还真不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