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勤记·378:惯性
写有惯性,不写也有惯性。教有惯性,不教也有惯性。
即将过去的一周,暂停一假期的课程陆续恢复往常的节奏,而我却没有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佳。
一个人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其实都有记忆。一方面可以让我们的技能可以长时间的持有,一方面也将面都记忆迟缓的考验。
“半年没走进课堂,发现自己都不会上课了。”一位在疫情影响下的培训班老师说。
能力的强弱都有惯性的趋势。
要维持一个较强的惯性,显然要克服的障碍会更多。
比如说日更这回事,就很容易被两三次连续的中断,从而为自己找一个不写的理由,甚至大脑更倾向于屈服这种想法。
为何很多有经验的运动员在获得很高荣誉的时候,并没有因此放松训练。甚至徒手攀登酋长岩的亚历克斯,在攀登成功回到房车的那一刻,想到的不是放松庆祝,而是接下来完成固定的训练目标。
形成惯性,就不要被打破,不然修补惯性的成本会更大。
大凡优秀的人,都是长期的惯性主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