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内观

作者: 一一ID | 来源:发表于2019-01-10 14:21 被阅读123次

文/一一

摄/一一

出境/一一

考研结束也已小半个月了,考研期间过着极其单调的生活,压制了自己很多的欲望。想着考试结束后我要拍好多好多的照片,写好多好多的文章,然而一直拖到了现在。我是一个回家就自制力化零的人,放纵了半个多月,开始收收心。让自己回归正常的轨道。

去年九月份临时换了学校和专业,在四个多月的备考中,蓦然发现,之前被摄影仄逼到墙角的我忽然被解救出来,看到杨文彬拍摄的《大学社会》,内心被刺到,一些压抑了很久的欲望开始涌动。我既想拍这样引人热议的社会议题,也想拍人类内心隐秘的情绪。矛盾的我在这条未知的道路上试探着、摸索着。

都说真正的艺术家内心都是坦诚的,然而现在的我仍然没有足够的勇气公开袒露自己的内心,但自己表达的欲望却从未减弱。每个人都有窥私心理,我觉得拍照的人更多一些吧,反正我的窥私心理很强。以前总是想通过拍照窥探别人的内心世界,现在想通过拍照窥探自己的内心世界。认识自己,真的是一个复杂又漫长的过程。

真实的自己有些虚荣也有些虚伪。每当看到赤诚的文字和作品,便觉得自己的灵魂掺满了杂质,让我觉得自己既卑微又渺小。有一个我很喜欢的摄影师,一直认为她属于天赋型的那种,面对她,感觉自己的文字和照片既肤浅又幼稚,而她饱含情绪张力的照片和不做作的文字总是击中我。直到有一天看到她更了一篇文章,才知道她也在摄影的道路上纠结、困惑和探索着,自己的内心突然有些释然。

的确,天赋,真的是很重要。一流的作品是自然涌出来的,克制不住的;二流的作品是刻意矫饰出来的。记得自己大一大二那会也写诗,后来在简书上认识了一个写诗的人,再后来自己不写了。看完他写的诗,觉得自己写的既做作又庸俗。

有时候真觉得自己白活了这么多年,小时候是家长和老师的附庸,长大后是书本和智者的附庸。以别人的思想为倚仗,怎么能走出自己的路。当自己开始独立思考时,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体。

现在,我觉得“内观”和“外观”同样重要,内观是觉察自己,外观是认识世界。只有将两者结合,才可以让自己的心智更加自由,让自己的人格更加独立,让自己在世界中更加从容。

PS|照片是用APP:NOMO拍摄而成

往期内容,请戳这里

相关文章

  • 摄|内观

    文/一一 摄/一一 出境/一一 考研结束也已小半个月了,考研期间过着极其单调的生活,压制了自己很多的欲望。想着考试...

  • 内摄

    内摄是将外部信息归为内部心理的过程,还有一个词“内化”,内化与内摄意思差不多。 比如我们学习的过程,将书本知识转化...

  • 《内在动机》第三讲收获

    1.“内化”,就是把外界的信息纳入自己的世界观。 2.内化一般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内摄,一种是整合。 3.内摄...

  • 内摄防御

    人格结构的次级防御:内摄。内摄是将外部信息归为内部心理的过程。 它的好处,通过内摄可对重要他人形成原始性认同。人在...

  • 婚姻大学心理小课堂61--防御机制:内摄

    防御机制:内摄

  • 内观,观内!

    内观,观内! 内观是什么? 假如你有一个机会能够放下所有世俗责任十天,住到一个安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受任何的干扰。...

  • 摄魂/王汉文

    摄魂 王汉文 落日余晖 秋叶金灿 你坐在马路中央 摄影 摄夕阳 摄远山 摄秋林 摄落叶 同时 你还摄走了 众多观景...

  • 投射性认同

    当投射和内摄二者同时运行时,便合为投射性认同,所以既离不了投射,也缺不得内摄。如果只有投射,没有内摄,那只是一个人...

  • 〖简·摄〗观

    摄/云飞泉跃 树上掉下来的叶子很大,捡起来一茎是六片,一晃成了五片,重新找了一茎,一数是七片。抬头看树,最多的七片...

  • 投射与内摄

    投射就是你将内在的心灵展现到外部世界的屏幕上。比如我以前有时心情烦躁,很容易就对别人的一些动作感到生气,这个就是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摄|内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qa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