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洋气杂货店
01.
晚上五点半下班,我和同事一起坐地铁赶去看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免费讲座,做讲座的这个人是同事的校友,学姐,已经毕业八年了,一起来听的还有这个同事的几位大学同学,他们都毕业于这所位于上海的优秀大学。
七八点钟,小地方的人大概都吃完晚饭看剧聊天休息了吧,如果按照我在家的习惯,这个时候我应该洗完澡躺在床上刷微博或者看剧了,即使我想出来参加一些有意义的事,外面也只是漆黑一片,一无所有。
讲座中,这个女生向我们讲述了如今经济行业的最新趋势和职业发展规划,讲了自己毕业八年来从最初的迷茫到如今年入百万的经历和成长故事,那一刻我内心是很激动的,听得过程中我已经在想象自己年入百万以后做的事情了:给父母买大房子,给弟弟亲戚们无限帮助,甚至帮助周围贫困的大学生.......
现场的掌声很快将我拉进现实:我还只是一个实习的白领,领着除去租房子就不剩什么的工资。
这些毕业于优秀学校的人大多数有着自己清晰的规划和方向,就像她说的,选择比努力重要。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当白领,我们的工资由别人说了算,我们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即使我们想要升职,困难重重,总有比你有资历的人占据那个位置,而公司的主管可能就只有一个,同时,公司的稳定性也说不准,曾经的柯达如今也已经消失在市场上。
02.
讲座结束,我赶地铁回来,站在地铁内看着车厢里的人,想象着他们从事的职业。车厢内到处贴满了薛之谦的广告海报,那一刻我无比自豪自己的偶像出现在上海的各个地方,同时又在思考:能出现在广告牌上的人,一定没有选择最普通最没有潜力的职业。
一个明星或者歌手在娱乐圈摸爬滚打个几年或者十来年就可以身家千万,出现在各大重要场合被当做重要嘉宾,而一个农民或者小白领即使奋斗两辈子都没有这种可能,选择的方向比努力要重要的多,而一旦方向错误,那努力只会让你离目标越来越远。
有时候,换个环境,你比现在优秀很多倍。
初中,我在一所普通的农村学校上学,满分一百分的试卷,我可能考了八十多分就在班级里名列前茅。一次爸爸带我到县城里的亲戚家玩,同龄的女生在县城的学校里考了九十五分,手被老师惩罚打肿了,要知道,她的分数来到我们学校是要成为尖子生的。
看到她的手后,我想到自己的分数后羞愧不已,不走出来看一看不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满足于小小的成就只会成为井底之蛙。
03.
我赶回来,同事和她的几个大学同学留下来商讨他们微信公众号的运营问题,一个多小时后我到宿舍发信息给她,她依然在讨论,这不由得让我感受到不同档次的学校中学生的差距。
在我周围,只知道一个女生开了自己的公众号,更新的也只是和自己相关的东西,并不是像他们这样有目标有规划地去经营,或许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不同环境的人对于自己的人生规划完全不同,我们窝在一个小环境里,看大家都在躺尸吃西瓜看剧,就十分的心安理得,殊不知那些早早超越我们的人已经加速奔跑了,早就跑出我们能够看见的范围了。
坐地铁时,旁边三个人在看书,我和室友聊天,说看书的他们简直是一股清流,让整个地铁都变得十分高雅,我看着他们,看到了一种坚定,看到了一种优秀。
04.
本以为来听职业规划的人应该都是迷茫的年轻人,到现场才发现大部分都是中年人,还有少部分的老年人。
和年轻人不同的是他们都拿着笔记本在记录,在现场进行调查时,白领的大多数都是年轻人,而决定自己工资甚至通过钱生钱的方式的人几乎都是中年人,他们已经小有成就,还在对自己的人生规划进行时时思考和研究。
我想起了一次大会上,马云等人在认真地记笔记,而一些没有那么厉害的企业家却在愣愣的听着,态度决定了他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同时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也决定了他们会怎么做一件事。
05.
眼光不同的人教育孩子方式也不同。
即将毕业的自己独自来上海实习,担心第一次出远门的我在外面安危问题,爸爸妈妈整日提心吊胆,于是我总要每天给他们打个电话汇报情况,直到我实习稳定,住宿稳定,他们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我跟大人说,自己已经长大,早就应该独自去经历一些,得到的回答竟然是这样:本来我没打算同意你去上海实习,我就想着你天天能够待在家里,待在我身边,不需要你挣钱。
而另外一些家长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孩子的:在还未成年就将他独自送出国,或者早早让他出去锻炼而不是锁在自己的身边。
不同环境中的父母有着不同的教育理念,小地方的父母不求孩子大富大贵,成功与否,只要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即可,而大城市的父母在考虑安全性的同时,更看中孩子未来的发展和前途,成不成才甚至比孩子的生活更加重要。
(图片选自《花瓣网》)
END
这里是《洋气杂货店》,店主是准大四女同学。
本文首发公众号,所发内容均原创,感谢关注点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