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纠结的人生】
【一、机会成本:此消彼长,此长彼消】
1.机会成本,是一个像刀锋般锐利的经济学概念,它用来考察为了得到某样东西而必须放弃的所有东西,无论是时间、金钱、财富、物品还是劳务,甚至是一道迷人的风景。
2.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可以引用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中对“机会成本”所下的定义:“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必须放弃的东西。
3.微观经济学中,机会成本是企业为了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者利用某种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而放弃的另一种收入。没有选择的另一项经营活动可能取得的收益,便是正在从事的经营活动的机会成本。
4.它是一种“择一成本”或“替代性成本”,为获得最大的潜在收入,需要具备五个条件:其一,资源是稀缺的; 其二,所使用的资源应具有多种用途;其三,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其四.资源可以自由流动;其五,会消耗这些资源的选项之间是互斥的关系。
5.对于企业来说,分析机会成本是很重要的。这要求企业能在实际经营过程中选择正确的项目或产品,让实际效益大于机会成本,促使有限的生产资源能够得到最佳配置,实现“帕累托最优”。
6.机会成本的主要用途,在于考虑做决策时所要放弃的东西。我们显然想要知道的是做某个决策必须放弃的“最大代价”,而不是“任何代价”。
7.被选择的一方和被放弃掉的一方,两者是“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的关系。当对被舍弃掉的选项喜爱程度降低,或价值减少时,机会成本就会变小,被选择的一方价值凸显;当对被舍弃掉的选项喜爱程度提高,或价值增加时,机会成本就会变大,被选择的一方价值削弱。
8.如果一件事情需要我们做出选择,记得要选择价值最高的选项,放弃机会成本最高的选项。价值最高的选项,值得我们为之放弃其他任何可能的替代选项。
【二、羊群效应:不被潮流恶意引导】
1.管理学上,“羊群效应”常用来描述一些企业常见的市场跟风行为,经法学中也多用来描述经济个体(厂商或消费者)的从众心理,本质上是一样的。
2.“羊群效应”也称为“羊群行为”或“从众心理”,通常会在竞争十分激烈的行业中出现,该行业中一旦有一个领先企业(领头羊)占据了市场的主要注意力,那么其他的厂商(整个羊群)就会不断地模仿头羊的一举一动,头羊上哪里去吃草,其他羊也会跟着到那地方去淘金。
3.为了防止被潮流的恶意所引导,我们应当对“羊群效应”有一个冷静的认识,对他人提供的信息不可全信,凡事要保持自己的判断力,注意分辨真伪和对错,鉴别事情本身的性质。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公德和人道主义出发,多一些审视,不盲目从众,有自己的思想,保持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三、沉没成本:不忘过去,没有未来】
1.沉没成本是以往发生的、与当前决策无关的付出,不应该影响以后的决策。
2.作为经济学界最棘手的难题之一,“沉没成本”如果处理不好,将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两大误区:
(1)过分沉溺于“沉没成本”,坚持既有的错误,引发更大的损失;
(2)担心出现没有产出效益的“沉没成本” 以至于从开始就畏手畏尾,不敢投入。
3.只要你是理性的, 就不应当在做决策时考虑“沉没成本”,不忘过去,就会设有未来。
4.决策需要聚焦未来的成本和收益,而非过去的。正确做法是不要再过多去想那些已经失去的东西,产生的损失,付出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想太多,反而会形成束缚,不敢遵从内心做出真正的决策。
5.损失和收益对人造成的影响程度有着很大不同,人们往往会陷在损失带来的痛苦中,与收益带来的喜悦相比,损失产生的刺激要多很多。但要解除“沉没成本”的魔咒. 就必须忘掉过去,事关未来的决策,一定要“向前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