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佐香散文的诗性书写(四)

作者: 书之岁华Yanling666 | 来源:发表于2020-05-06 11:53 被阅读0次

二、文化诗性:深厚的诗性历史

“形式”之所以“有意味”,是因为其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散文的诗性书写,也在于具有深厚的诗性历史,这便是文化诗性。“文化诗性的文学阐释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是诗的体验。诗的体验就是从生活着的个体出发去感受现实和历史,去把握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二是文化与审美的交融。文化诗性的底座是历史和文化,……有了审美,历史和文化就活了起来,不但能给人以美感,而且可以深入人心,给人以智性的启迪。”总而言之,文化诗性是诗、思、史三者的深度交融。

(一)文化的诗性体验

张佐香散文的诗性文化是个体从诗的体验出发,在现实中现出历史,加之与审美效应的融合,给人深厚绵长的历史韵致,启人智性优雅的生活主张。且看以下这个例子:

“我只是一个聆听者,喜欢在黑暗中听音乐,尤其爱听贝多芬。当《命运》的旋律在暗夜中滑过时,我仿佛看见一个个黑色的音符在跳跃,在咆哮,在奔跑,灵魂随之一起狂舞。……《田园奏响曲》整首曲子洋溢着安谧、宁静与欢乐。 ”

张佐香择取了贝多芬这个历史人物,介绍了他苦难的一生,其间插入了自己的听曲感受,让人更能理解贝多芬沸腾的热情、坚强的意志和对光明的渴求。贝多芬在坎坷中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并在淡泊宁静中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这是一种生存意义上的升华,也是一种脱胎换骨后的成熟。面对这种成熟,作者不禁用诗性的笔调加以赞叹:

“人们啊,切莫过于怨叹,因为有优秀的贝多芬与我们同在!汲取他的灵魂做我们的养料吧,倘若我们太弱,就把我们的头阵在他的膝上休息一会吧。在他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慈爱,像火焰一样烛照人类的心灵家园。走进他心灵的圣殿,我们应当重新鼓起对生命、对人类的信仰。 ”

如果没有以个体的生命价值为核心,将对贝多芬的理解融入自己诗的体验与诗的审美,再加之将文化的思考、哲学的概括和诗的激情汇于一起,那么根本上就没有对贝多芬的深切理解,也没有情真意切的诗性抒情。

沉醉于梵高熠熠生辉的艺术魂魄,哀婉梵高清澈的如同电光火石的灵智(《灵智如电光火石》);被史铁生苦难锤炼之后的澄明灵魂折服,惊叹于阿炳从心底倾诉的轻盈、悲凉、皎洁如光的音乐(《特别的恩典》);为保尔闪烁人性光芒的精神感动,保尔追寻真理的价值与意义亦是生命中的火焰,烛照了人类的暗夜(《永远的保尔》)…… 诗的体验是文化诗性的前提,只有将情感融于历史,加之诗的体验,才能体悟智慧灵光的瞬间,张佐香将历史、文化体验到生命的升华,让人产生荡气回肠的文化净化力量。

相关文章

  • 张佐香散文的诗性书写(四)

    二、文化诗性:深厚的诗性历史 “形式”之所以“有意味”,是因为其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散文的诗性书写,也在于具...

  • 张佐香散文的诗性书写(七)

    (二)家庭生活 家庭生活亦是影响作家创作的重要因素,无论是童年时期的生活,还是婚后的家庭,对作家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形...

  • 张佐香散文的诗性书写(五)

    (二)文化与审美的交融 散文的文化本体性与审美性不是截然分离的,亦不是两元对立的,它是一种相互融合的关系,是知性与...

  • 张佐香散文的诗性书写(二)

    一、形式诗性:独特的诗性叙述 “人靠衣装马靠鞍”,形式之于散文亦是如此。对艺术形式自身价值的高度重视,自19 世纪...

  • 张佐香散文的诗性书写(六)

    三、主体诗性:纯净的诗性灵魂 主体诗性,这是从散文人格的主体角度来说的。“它是建立在人类广阔的精神文化背景和庞大的...

  • 张佐香散文的诗性书写(一)

    张佐香散文的个性就在于她清新的诗性。其作品无论是清丽精湛的形式表达、还是深厚隽永的历史叙述、或是哲理禅趣的思想高度...

  • 张佐香散文的诗性书写(三)

    (二)意境 意境作为中国文论和诗歌的核心领域,其本身就是一种诗性的呈现。于诗性散文而言,亦是它的题中之意。《辞海》...

  • 张佐香散文的诗性书写(八)——完结篇

    四、审美效应:现实的诗性关怀 “人文关怀从来就是文学创造的永恒主题,是尚“善”的终极价值追求,它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

  • 文字凝聚出精彩人生——读张佐香散文集《鲜花照亮了我的房间》

    ——读张佐香散文集《鲜花照亮了我的房间》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人一物语,一文一凝眸。从张佐香散文集《鲜花照亮...

  • 张佐香

    汉字断想 汉字是一株多历沧桑的参天大树,即使飘落几片霜染的秋叶,都可能在众生的心头神奇地绽出新芽,蓬蓬勃勃地长成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张佐香散文的诗性书写(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sie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