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姐姐从潮州快递过来一盒纯手工豆制品美食豆腐皮。菜市场或超市贩卖的豆腐皮通常是长条形,一般称呼腐竹。
姐姐一家从事豆腐作坊已有三十多年,匠心做的豆腐在潮州当地很有口碑。每天黄豆用量基本保持在一百至两百斤之间,做好的豆制品前往菜市场,大多数四五个小时售完。
豆腐作坊手工做豆制品的过程中,有一个工艺煮豆浆。煮豆浆过程工艺中,豆浆煮好稍微晾一下,豆浆最上层慢慢凝固一层皮,就是我们常见的豆腐皮。
豆腐皮的产量很少,留下来摆放在豆腐作坊蒸汽柜台上。两年前,来到潮州豆腐作坊游度假。“放在蒸汽柜台上的一袋豆腐皮,经常让来豆腐作坊熟悉的朋友拿走了。知道你喜欢,才特意留下保存起来。等到保存一大袋子就快递给你。”姐姐笑着说。
五月初,收到姐姐快递过来的一盒豆腐皮。打开包装,拆开纱布,豆腐皮紧密裹在一起。
豆腐皮在煮熟的豆浆捞上来是一片张开的半圆形,脆脆的。稍微触碰一下,很容易裂碎。
为了解决裂碎问题,把晾干的豆腐皮放在蒸汽柜台上,蒸一会儿,豆腐皮软下来,可以折叠起来,再继续晾干。一片豆腐皮空间收窄,容易保存起来。
曾经品尝过腐竹,它的味道似乎与纯手工豆腐皮天地差别。也就是说,现代机械化生产与纯手工匠心制作有天然之别。
拿出拆分的豆腐皮,给明哥送一点。下午三点,到了约定的社区二号门口。明哥手提塑料袋从社区走过来。
“给你一点潮州纯手工豆制品美食豆腐皮。”我说。
“我也送你一袋茶,人参菊花决明子茶。”
“你太客气啦!”
“这是小孩单位的福利,有好几袋,送你一袋。”
第二天,清晨打开茶,拿出两包放入煮茶壶,煮了两杯茶。煮好,倒入茶杯。淡淡的清香,两杯深色红茶呈现眼前。
价格比不上收藏级普洱茶。但是,价值毫不逊色普洱茶。养身,更养心。
始于嘉庆五年,已经有两百多年历史。正如包装袋左边宣传语:虔诚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
让我想起明代有一个诗人写了一首《咏茶》:浇腹有余润,养心无尘虑。品茶达到如此心境,也许心里忧虑所剩无几。
当我拿出豆腐皮分享出去时,没有想到也会收到对方分享的礼物。分享的温暖,或许某个时刻也会回流。
分享的温暖,并不一定回流。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遇到彼此有缘的人,温暖回在彼此之间流淌。有缘人的分享,也许如此。
品尝了煮好的红茶,坐在餐桌前静下心来,凝视窗外茂盛的树丛,思考了一点点时间。
于是,灵光一闪打开微信,所思所想凝固了两句话,按下“发送”给明哥送了一段话:
送你
一袋纯手工做的豆腐皮,养胃;
送我
一袋人参菊花决明子茶,养心。
谢谢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