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6

作者: 明道1968 | 来源:发表于2019-08-27 13:16 被阅读0次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6

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这一节书是讲九经的效用。

孔子是讲:九经全都有了,就担心君主不能身体力行。

真诚的能修治自身,则达道达德浑然全备,可以作为国家所倡导的,道立,人们都知道为何所立,则都会去效仿;

能尊重礼敬贤人,则会有利于开启灌沃我的心,对于凡是修己治人的道理,能够贯彻通晓,没有遮蔽和疑惑的地方;

能亲近自己的亲人,则会使长辈、兄弟之间和谐,互相协助又团结和睦,没有埋怨叹息之事;

能敬大臣,则会专心信任他,其才华谋略才会得以展布,交给他重大艰难的任务,都会有所凭借,而对于发生的事情也不至于迷惑;

能设身处地为群臣考虑,则会君把臣当做手足,臣就会将君作为腹心,为士子的感激思奋,常常害怕无法报答君上的礼遇;

能子庶民,则百姓蒙其恩泽,都会欢欣爱戴,相劝于尊上;

能来百工,则会分工合作,互通有无,农与商相互资助,财货就会生聚,从而使器用富足;

能柔远人,则天下四方之人,倾慕国家之义,都会倾心往来归附,而愿意离开他们的故乡;

能怀诸侯,则能感应到德者的畏威,都能辅佐拥戴王室,辅佐天子,从而使天下安如磐石,不可动摇。”

这就是九经的功效。

张居正讲:这一节是说九经的效验。道即是达道。诸父就是伯父叔父。眩字解做迷字。孔子是说:“治理天下国家的九经,人君如果能着实行之,则件件都有效验,如能修治自己的身,则达道达德,浑然全备,便足以成为百姓的表率,而人们都能有效仿的榜样。能尊重礼敬有德的贤人,则熏陶启沃,聪明日开,闻见日广,于那修己治人的道理,都明白贯通,无所疑惑。能亲爱同姓的宗族,则为伯叔诸父的,为兄弟的,都能得以保守其富贵,欢然和睦,而没有怨恨。能敬礼大臣,则信任专一,才能得以展布其能,临大事、决大议,都有所资而不至于迷惑。能体悉群臣,则为士的感激思奋,都务必竭力尽忠,以报答君上恩。”

朱子讲:这是讲的九经的效验。道立,讲的是道在自己身上成功了,就可成为百姓的表率,就是所谓的皇建有极的意思。不惑,谓不疑于理。不眩,谓不迷于事。敬大臣则信任专一,而小臣无法离间,故临事而不迷惑。来百工则会分工合作,互通有无,农商互资,故财用足。柔远人,则天下的旅人都喜悦而愿意来到我国,故四方归。怀诸侯,则施予之德广博,而威所之制广大,故曰天下畏之。

相关文章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6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6 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5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5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3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3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27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27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子思是讲:“...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28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28 “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2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2 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5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5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4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4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0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0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1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1 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sqe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