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丧

作者: 丝竹悠扬 | 来源:发表于2022-08-06 00:06 被阅读0次

族人中的一个太婆过世了,九十多岁。办理丧事极其隆重,大摆宴席三天。

男人告诉我,太婆超过九十岁过世,属于喜丧。按村里约定俗成的规矩,办理丧事必须按照喜事的规格去办。大摆三天宴席,亲戚朋友务必吃上三天,才算得上把喜丧办理周全了。

参加吊唁的人,嘻笑平常,来来往往不见悲苦之态。与惯常哭哭啼啼的丧葬场面很不一样。不知道内情的人,还以为是办喜事呢。

来帮忙洗碗洗菜、杀鸡宰鸭、炒菜做饭的亲人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妇女们在唠家常,男人们在喝酒抽烟……那场景,真不似办丧事。

忆起我104岁祖父去世时的情景,也是喜丧。我平静如常,没有太大的波澜。祖父无疾而终,走得安详宁静。

在一个温暖的春天,祖父点燃一根烟,和世界从容说拜拜。

祖父走得很洒脱。没有垂死挣扎的痛苦,没有苟延残喘的卧床,在我看来,已是终结生命最幸福的方式了。

有人说,人这一生都在修炼,只求一个“好死”。骂人最恶毒的一句话也莫过于“你不得好死”。祖父既高寿又“好死”,在我看来已是圆满。

祖父走完了漫长而又短暂的一生,尘埃落定,终于可以盖棺定论了。他儿女成群,子孙孝顺,无病无灾,活成了多数人羡慕的样子。

已过不惑之年的我,理解了生命的内涵,祖父像一颗流星划过天际。他的一生,轻松自在,乐观善良。我向单位告假去送他最后一程,我没必要哭天抢地,只许自己静静地送他离开。

祈愿下辈子我和他还能相遇,还是一家人。

我甚至羡慕起祖父来。假如我也那般长寿,也那般终老,也能得到生命的眷顾而获得“好死”的赏赐,那该多幸福,我想我也会如祖父那般潇洒地与世界告别。

面对他的死亡,我能理性去面对,尽管那是儿时最疼我爱我的人,我也释然了,接受了。并非出于冷漠,而是理解了生命的轮回,他不可能陪我到老,他有他的生命轨迹,他有他的劫难。

虽然祖父的丧事没有像这个太婆过世时那样操办三天,但作为亲朋好友参加丧礼的心境是一样的,大家都能坦然接受。祖父刚离世时,亲人也哭的撕心裂肺,平静过后终能释怀。

况且祖父在世时,子孙都孝顺,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都尽兴了,祖父了无遗憾,无牵无挂地走了。

凡事看开了,看淡了,看远了,你就都释然了,通透了,顿悟了。

相关文章

  • 喜丧

    (一) 这些天,孙婆婆的丧事成了全村人的话题。算虚岁,孙婆婆今年90岁。村里有个沿袭至今的传统,老人过了80岁去世...

  • 喜丧

    记得我的家乡有句俗语,哪家老人去世了,邻居们听到消息,立马会有人说:“喜丧!喜丧!”大半辈子过去了,这种说法也不知...

  • 喜丧

    东山沟里的贾正树终于死了,死于醉酒坠河,尸体见光的时候已经看不出人的模样,如果没有衣服和头发做铁证,人们一准会把他...

  • 喜丧

    1、村里的喜丧指的是,年过百岁,走时无病无痛,叫做喜丧。2、喜丧,几乎没有一点哭声。至少没有那种撕心裂肺的哭声。3...

  • 喜丧

    在车进入地下车库的那个瞬间,手机响了,是爸爸打来的。“你外公过世了,收拾点衣服带孩子回来!”“好的,我知道了。”转...

  • 喜丧

    10-7 老人今年八十三岁 住在牛棚里 一生生养了三个儿子跟两个闺女 她逢人就夸 自己的孩子孝顺 那天晚上 她...

  • 喜丧

    我出生的地方,俗名叫煤都,是黄土高原上一个半工业化的三线城市。 这里的民风彪悍,粗野,于是又有“匪城”一说,生活在...

  • 《喜丧》

    电影《喜丧》可谓是真实的现实主义的作品,在农村,在县城,在城市,有着各种各样的这样的情况,家中有着几个子女,到头来...

  • 喜丧

    ”要自己赚生活费, 一问三不知, 和父母沟通不畅, 怀疑友谊, 说话只会冷嘲热讽, 安慰是什么? 不懂人情世故, ...

  • 喜丧

    村子里升起袅袅的炊烟,夕阳映照着秋收后的淳朴生活。七十八岁的刘老太刚从女儿家回来,还住在那间夏天漏雨、冬天漏风的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喜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sup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