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人中的一个太婆过世了,九十多岁。办理丧事极其隆重,大摆宴席三天。
男人告诉我,太婆超过九十岁过世,属于喜丧。按村里约定俗成的规矩,办理丧事必须按照喜事的规格去办。大摆三天宴席,亲戚朋友务必吃上三天,才算得上把喜丧办理周全了。
参加吊唁的人,嘻笑平常,来来往往不见悲苦之态。与惯常哭哭啼啼的丧葬场面很不一样。不知道内情的人,还以为是办喜事呢。
来帮忙洗碗洗菜、杀鸡宰鸭、炒菜做饭的亲人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妇女们在唠家常,男人们在喝酒抽烟……那场景,真不似办丧事。
忆起我104岁祖父去世时的情景,也是喜丧。我平静如常,没有太大的波澜。祖父无疾而终,走得安详宁静。
在一个温暖的春天,祖父点燃一根烟,和世界从容说拜拜。
祖父走得很洒脱。没有垂死挣扎的痛苦,没有苟延残喘的卧床,在我看来,已是终结生命最幸福的方式了。
有人说,人这一生都在修炼,只求一个“好死”。骂人最恶毒的一句话也莫过于“你不得好死”。祖父既高寿又“好死”,在我看来已是圆满。
祖父走完了漫长而又短暂的一生,尘埃落定,终于可以盖棺定论了。他儿女成群,子孙孝顺,无病无灾,活成了多数人羡慕的样子。
已过不惑之年的我,理解了生命的内涵,祖父像一颗流星划过天际。他的一生,轻松自在,乐观善良。我向单位告假去送他最后一程,我没必要哭天抢地,只许自己静静地送他离开。
祈愿下辈子我和他还能相遇,还是一家人。
我甚至羡慕起祖父来。假如我也那般长寿,也那般终老,也能得到生命的眷顾而获得“好死”的赏赐,那该多幸福,我想我也会如祖父那般潇洒地与世界告别。
面对他的死亡,我能理性去面对,尽管那是儿时最疼我爱我的人,我也释然了,接受了。并非出于冷漠,而是理解了生命的轮回,他不可能陪我到老,他有他的生命轨迹,他有他的劫难。
虽然祖父的丧事没有像这个太婆过世时那样操办三天,但作为亲朋好友参加丧礼的心境是一样的,大家都能坦然接受。祖父刚离世时,亲人也哭的撕心裂肺,平静过后终能释怀。
况且祖父在世时,子孙都孝顺,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都尽兴了,祖父了无遗憾,无牵无挂地走了。
凡事看开了,看淡了,看远了,你就都释然了,通透了,顿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