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州钜野王禹偁,诗文大家字元之。
家开磨面小作坊,也近农家出身低。
九岁作得文章好,二十九岁中进士。
成武县城作主簿,后迁大理评事职。
平民百姓作朝官,雄心勃勃呈豪气。
誓志“兼磨断佞剑”,面君“拟树直言旗”。
常想“致君望尧舜”,召试擢拔“右拾遗”。
旋即进谏批龙首,指斥皇宫太奢侈。
由此官途多不顺,三起三落被排挤。
即便作了地方官,刚正不阿守正义。
尼姑道安诬告人,文字学家入监狱。
皇帝批复徐铉罪,禹偁为徐勇雪耻。
触怒太宗而被贬,商州团练作副使。
后以谤讪朝廷罪,贬迁改调官位低。
叙述言志《三黜赋》,“守正直兮佩仁义”。
“屈于身兮不屈道”,仍然上书而言事。
“谨边防”患“减冗兵”,“重农耕”作“并冗吏”。
信“任贤能”“抑豪强”,俭“节财用”“淘僧尼”。
莫计真宗未采纳,“庆历变法”此为基。
改知蕲州地方官,未能逾月而长辞。
辞世之年四十八,英年早逝甚可惜。
著作颇丰三十卷,自己编定《小畜集》。
体察民情悯民苦,诗文革新作先驱。
倡导平易朴素好,反对唐末之浮靡。
“句之易道义易晓”,“远师六经”“近师愈”。
《待漏院记》观点好,勤政爱民作论题。
宰相悬系万人命,“窃位苟禄”不可以。
《黄州新建竹楼记》,渲染谪居乐有余。
幽趣盎然韵调美,忿懑不平深藏匿。
《唐河店妪传》人物,借题发挥责政事。
《录海人书》《答张扶》,“雄文直道立当世”。
诗歌效法白居易,更拟杜甫之写实。
早年作诗重闲适,晚年作诗多讽刺。
与白相反志不颓,人生老来增戾气。
《对雪》《村行》《畲田词》,心系人民之生息。
词作仅留《点绛唇》,登览抒怀情景依。
臻至成熟小令美,“江南依旧称佳丽”。
狭窄词境见开阔,“天际征鸿”“凭栏意”。
词境开阔早于范:“塞下秋来风景异”。
掀开词坛帷幕者,禹偁功劳当第一。
后来改革声势壮,总要有人作源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