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闭症
“戴罪立功”的孟鲁司特

“戴罪立功”的孟鲁司特

作者: 椰菜君 | 来源:发表于2020-03-13 02:32 被阅读0次

孟鲁司特是默克公司研发的哮喘药物,1998年被FDA批准上市。孟鲁司特是通用名Montelukast的音译,由Montreal和leukasts这两个词捏造的。前者是药物的诞生地蒙特利尔,后者则是这类药物的统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孟鲁司特的商品名叫做Singulair——如果你用古狗翻译,会发现被译做“新加坡航空”😁,其实只要用拼音顺着读,就是“顺尔宁”了,大吉大利的译名。

孟鲁司特不是一颗独苗。同类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药物还有阿斯利康1996年获批的zafirlukast,日本小野制药1995年上市的pranlukast。但后起之秀孟鲁司特无情碾压了两位大哥。根据新近的统计,在全美2017年处方药榜上,孟鲁司特荣任第16把手,获得超过三千一百万的处方量。

树大必然要招风。据椰菜君的不完全搜索,FDA对孟鲁司特的调查应该不晚于2008年,并在2009年就已经要求制造商在标签里面注明“可能会带来精神上的副作用”。显然,难兄zafirlukast必须一同中枪。不过日本大哥pranlukast不受FDA管辖,所以不在劫数之内。这场挫折毫无疑问并没有挡住孟鲁司特一路风行的势头——没个副作用还能叫药物吗?

不幸,关于孟鲁司特精神副作用的报告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层出不穷,尤其是来自儿童患者的报告。所以2019年9月,坐不住的FDA召集了儿科咨询委员会和药品安全与风险管理咨询委员会一起开会,打算一卵子解决这个问题。其结果就是前几天的“黑框警告”,大概可算处以戴罪立功,虽比“斩立决”勒令退市要好上几千万倍,前景却也颇为堪忧。

作为一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药物,孟鲁司特的药理是占据白三烯受体,让白三烯丢失安乐窝,没法正常工作。事实上,由于孟鲁司特的药理相当独特——和白三烯受体两个情比金坚,人们认为它不可能掂花惹草,被身体里面的其它药物靶点勾引,不会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呢,而今闹出这么多精神副作用,从情种变成渣男,也算是大大地出乎意料。

椰菜君注意到,2009年FDA在警告孟鲁司特和zafirlukast这两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药物的同时,还警告了一种叫做Zileuton的药物。Zileuton的作用对象也是白三烯,不过不是去占据它的安乐窝白三烯受体,而是直接杀到它的老巢,抑制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从源头上限制白三烯的生成。因此我们也许可以推测,这种精神副作用,不大可能是药物脱靶造成的,更可能是它们影响了体内白三烯的水平或作用通路,间接地影响到大脑活动。从好的方面讲,这种令人生畏的精神副作用,或许能够为自闭症研究和治疗,比如从免疫系统-大脑功能这个方向,带来某些启示也为未可知,如此则功莫大焉!

上述文字主要参考维基的Montelukast词条。

声明:本公众号提供的是科普文字,不构成任何医疗建议。由于才疏学浅,谬误难免,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戴罪立功”的孟鲁司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faj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