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暖暖书坊散文简友广场
《那时的先生》之同济大学诞生记

《那时的先生》之同济大学诞生记

作者: 暖暖_2262 | 来源:发表于2020-04-03 20:54 被阅读0次

读岳南先生的《大学与大师之清华校长梅贻琦传》后,我了解了清华大学的前世今生;读《蔡元培自述》后,我对北大发展历程更加清晰;如今这次读岳南先生的精品之作《那时的先生》后,读到了同济大学的诞生过程,倍感兴奋,所以写文以记之。

国立同济大学,是由一位早年于上海行医的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Dr. Paulun)创办。

大致经过是:

1900年(庚子)爆发义和团运动,导致英、法等八国联军携枪弄炮来华兴师问罪,掌控朝廷大权的慈禧老佛爷于悲愤交加中,以皇帝的名义发布对八国联军的宣战诏书。于是,清廷官兵联合号称“金钟罩、铁布衫”“刀枪不入”的义和拳民,与八国联军在天津、北京一带展开激战。其结果是清军与义和拳民很快溃不成军,大败而散。慈禧老佛爷见势不妙,挟持光绪皇帝等数人潜出紫禁城逃往西安避难,逃亡路上诏令朝廷重臣李鸿章等与八国联军议和,请求对方息战撤兵,最终以斩杀肇事的臣僚与拳民首领,并赔偿白银4亿5000万两的代价,求得交战国政府下令罢兵息战。

经这一场混战,八国联军方面在赢得胜利的同时也有不小伤亡,态度最为强势的德国为应付战时急需,从欧洲本土运来大批医疗设备,并聘请当时在沪极负盛名的埃里希·宝隆医生在上海协助成立伤兵医院。战乱结束,清廷屈膝投降,联军陆续归国,德国方面鉴于运输困难,把伤兵医院的全套设备无偿赠送给宝隆医生,以示感谢。面对从天而降的这笔横财,颇具远大理想与抱负的宝隆没有沾沾自喜或躺在银子堆上享受,而是利用这批设备,另外捐了一笔款子,在上海公共租界白克路创办了同济德文医学堂。正是这个医学堂的创立,孕育了一个全新的同济大学。这所大学在未来的抗战岁月里,成为沟通中国与德国文化的唯一桥梁。1917年,借欧战德国战败之机,同济医学堂被中国政府接收,迁入上海吴淞新址,1927年易名为国立同济大学。抗战爆发前,同济大学已是一所具有医、工、理三个学院,在国内外颇负盛名的综合性大学了。

如今,同济大学仍然是大家十分满意的学校,历史发展到今天,一所国人认可的大学已经有自己的位置与发展。这是让我们颇感欣慰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时的先生》之同济大学诞生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fl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