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1日,微信小程序正式开启内测。
2017年1月9日0点,万众瞩目的微信第一批小程序正式上线,用户可以体验到各种各样小程序提供的服务。
2017年12月28日,微信更新的 6.6.1 版本开放了小游戏,微信启动页面还重点推荐了小游戏「跳一跳」。
2018年5月,研究公司QuestMobile,发布了微信小游戏《跳一跳》的数据,这款只有4MB大小的游戏截至2018年3月份已经积累了3.9亿玩家。
跳一跳的成功证明了小程序在未来对比APP、微信公众号拥有更强的优势!
当然,微信小程序可不仅仅只有游戏上的优势。
在商业上,对商户、企业推广、引流,服务,都会省时,更省力气,大大减少成本。
对客户来说,享受服务将会更方便,更快捷。
那么小程序在商业上又有什么优势呢,我们来分析下:
一、首先我们看下微信用户量数据(2017年12月数据)
1、日登录用户(9月)9.02亿,较去年增长17%;
2、日发送消息次数380亿,较去年增长25%;
3、朋友圈日发表视频次数6800万,较去年增长22%;
4、微信运动日活跃用户1.15亿,较去年增长177%;
5、公众号月活跃账号数350万,月活跃粉丝数7.97亿;
二,我们看一下小程序的用户数量(2018年1月)
1、小程序日使用用户数高达1.5亿
2、上线小程序数量达到58万
3、小程序开发人数超过100万
4、第三方平台也达到2300个
三、我们看下小程序的特性优势
1)对于用户来说
1、不用安装,即开即用,用完就走。省流量,省安装时间,不占用桌面;
2、对于用户来说,相较于各种APP,微信小程序UI和操作流程会更统一。这也会降低用户的使用难度;
2、体验上虽然没法完全媲美原生APP,但综合考虑还是更优;
3、小程序对用户的服务路径最短;
用户的时间很宝贵,要让用户第一次使用就喜欢我们的产品,显然要让用户在最短时间里感受产品的核心,判断是不是他想要的,而不是:
打开 app,默认看几秒钟广告。
第一次使用需要花时间注册。
功能层层堆叠,难以查找。
帮用户节省时间的产品是好产品,那么,服务号就不是一个好产品。
我明明只是想买一张汽车票,我需要扫码关注一个买票的服务号,关注后我需要花时间寻找买票的菜单,然后可能还需要注册才能完成支付。为什么不能扫码后直接购买?为什么要先关注?为什么不能在武汉扫码就默
认选择武汉出发的票,在北京南站扫码就默认选择北京南站?
小程序没有关注功能,它所期待的,是用户扫码后立即获得服务,就像张小龙在演讲时举的例子,扫码后立即购票,不用关注,也不用花时间寻找购买按钮,甚至,扫码后自动用微信帐号登录,连注册的时间也节省下
来。
2)对于商家来说
1、对于小程序拥有商家来说,相较于原生APP,推广更容易更简单,更省成本;
2、对于小程序拥有者来说,开发成本更低,他们可以更多财力,人力,精力放在如何运营好产品,做好内容本身;
6、微信小程序具有线下连接一切的使命,2014 年 11 月,马化腾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腾讯要「连接一切」,要成为互联网连接器。
何为连接一切?
连接人与人
连接人与服务
连接人与商业
A:在公交车站,你扫一下公交站牌的二维码就可以了解下一辆公交车到站的时间。
B:在汽车站,扫一下汽车站的二维码就可以购买车票,而不需要排长队。
C:在餐馆点菜,扫一下桌子上的二维码,下单完成后,自动发送到后厨与收银台,服务员根据二维码显示的桌号,将菜送过来,同时可累积大量用户,激发二次消费。
D:在超市便利店水果店特产店,对一些需要特殊介绍的商品做成二维码,顾客扫描即能入商品详细介绍页,可在线订购,促进消费,节省人力。购物结算,扫描二维码支付,会提示用户使用过的小程序。这样超市能通
过实体店获得大量的用户,对用户形成二次消费。
人与人之间的连接,第一个版本的微信已经实现,目前,微信已经有超过 9 亿的日活用户,几乎每个有手机的中国人,已经被微信连接。
人与服务的连接,也基本上通过服务号和微信内置的服务连接起来。这里所说的服务包括了内容。我们可以在微信里完成阅读、购物、娱乐等。
人与商业的连接,一个层面是建立在服务上,另一个层面是建立支付手段上,从这个角度,微信也已经连接了商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