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捧个大瓜的文章远离爆款文的诱惑一文,收益颇深,让我最近有些发热的头脑冷静了下来。
文章写的很深刻,从六个方面写出了远离爆款文的诱惑,每一方面结合现在实际举出例子,有点评,有作者的观念。作者看问题深刻,文笔犀利,能切中要害,我读了很有收获。
我们在简书上相遇相识,说明我们都是爱好文学之人,怀揣着文学梦,很想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水平,在平台上发文,获得读者认可。最大的愿望是写出作品出版发行,带来经济收入,名利双收。
可现在,人心浮躁,都想写出爆款文,各种速成的培训班满天飞,夸得天花乱坠,骗的参加过的人都急于求成。就像作者说的“爆款文的受众,大部分是吃瓜群众。免不了文章就得迎合低俗的口味,那文章的审美性就得大打折扣。众所周知,写文,就是传播真善美,而不是假丑恶或者爆人眼球,你得让人读了你文章之后有所收获,陶冶情操,净化灵魂。”
很赞同作者的观点,每次打开手机,本想看些高质量文章,是欣赏也是学习,但有时很失望,很多文章都是靠标题吸引眼球,读来庸俗不堪,废话连篇,看的眼睛很累,没有收获。有些热点、有些问答,水平极低,读来影响情绪,除了浪费时间,没有任何价值可言。
文章引诸葛亮的话: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才须学也,学须静也。他说的这个静字,更多的是指心静。一旦功利心太强,静不下心来,就无法沉淀写作的能力。
现在我们太需要心静了,静下心来,拜读优秀的作品,大师的作品,学习大师的作人、大师的文风,积累、沉淀,提取精华。不能急躁,多读多练,厚积而薄发,要写就写有内容有深度的文章。
作者说“真正的文学大家是以其深邃的思想,启迪人们的智慧、陶冶情操的”,像鲁迅、老舍、矛盾等大作家,他们的作品经典咏流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对于我们这样的文学爱好者,水平不够、时间不多就在简书上练练笔,几个简友互相看看互相点评就是乐趣。在还没有入门的情况下,有些人急于写长篇,急于写爆文,搞得自己压力很大,我觉得没有必要。我还是赞成厚积薄发,水到渠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