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从“吴亦凡入伍”聊聊明星代言這点事儿

从“吴亦凡入伍”聊聊明星代言這点事儿

作者: 美天说 | 来源:发表于2015-09-11 16:13 被阅读717次

是这样的,之前呢,想必大家的胖友圈里都出现了这么个html5。

虽然我对吴亦凡并不是很感冒,但是耐不住被刷屏啊,所以点开看了一下,之后也就重复看了20来遍吧。简直额妹子嘤。

技术,不错,和之前《小时代》上映时同样火爆胖友圈的h5很像,有了一些新的改进,互动的内容更多,形式也更丰富,这是优点一。

创意,很好,标题“吴亦凡入伍”吸睛能力max,“入伍”的点和产品全民枪战结合的也自然,非生搬硬套。这是优点二。

当然,火爆过后,也有几个质疑的声音说,热闹是热闹了,转化量怎么样。

其实我也是持怀疑态度的。毕竟它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吸引错了对象。

毕竟吴亦凡是韩国偶像出身,粉丝中女性占大部分,h5转疯,这些女粉功不可没,但是。不过像全民枪战这种雄性荷尔蒙极强的游戏,她们会玩么?以我多年做姑娘的经历凭胸而论,不会的。

不过就这个个例而言,某做social比较出名的广告公司老总点评的很到位。

这个H5的火爆,毕竟把漏斗口放得很大,让大家都知道了这样一件事,虽然转化率会低点儿,但总体来说,我觉得还是成功的,游戏这个品类做营销本来就挺费劲的。

其实,今儿不是想聊social广告的,不过是借(前两天)的热点说说名人代言这事儿。

成龙早年代言霸王洗发水的采访视频被恶搞后爆红

广告界呢,有一个大佬挺出名的,叫叶茂中。业内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褒的是他确实把很多一点声响都没有的小厂牌做到全国知名(比如乌江榨菜,爱华仕箱包),贬的是他基本只用一招——名人代言。

一招,就一招,一招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隔壁老王这时候问了一个问题

这年头谁不用名人背书。明星光环多耀眼。

使用由某影视明星代言的面霜、香水或是眼影都能让我们感到与最喜欢的名人以及我们所嫉妒的一切靠得更近……我们把该名人的价值和特质——连同ta的骄傲、态度、天赋、自我、沉着或者魅力——也一并吸收了。简单地说,实际上我们变成那位名人了——至少在大脑深处是这样的。

是,我们用,但是有人用的好,有人用黄了。毕竟那个对偶像满目崇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大家对于消费这件事,更加的理性。我喜欢一个人可能会去影院看他演的电影,买他出的唱片,或者去看他的演唱会,日常生活中我该怎么买还是怎么买。不信你们看看,有多少喜欢EXO的00后,用着tfboys代言的学习机。

明星代言这东西,用的好,让你真的笑,笑出声。

一.怎么带。

传统的套路是,俩明星往那一站,念一句广告词,全剧终。

不由得想问一句,卡卡你是多缺钱。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本身就很出名的品牌这样玩玩还可以,毕竟不差钱也不差名,但是这个年代想借明星代言一炮而红的,你要担心出现下面这种情况。

《星你》热播之后,各大品牌集体撞脸。

这场代言大混战中,人们记住的大概只有金秀贤。

浅谈两点。

1.除非你本身就是top品牌,比如三星,可口可乐,否则不要去碰大热门明星,容易成为炮灰。从产品出发, 想几个打动人心的好创意,比什么都好。台湾和泰国的广告公司很擅长用小人物说大故事,直击人心,让人印象深刻。(简书什么时候才能插视频哟喂)

台湾大众银行《梦骑士》

台湾大众银行《母亲的勇气》

泰国潘婷励志广告《卡农》

实在不行了,在这个网红横行的时代,找KOL背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优点是更精准,更有效。

社交网络中,“关注”行为是主动的,通俗的说就是,我乐意看你写的东西所以关注你,KOL的粉丝数就代表了实实在在的影响力(当然,现在微博僵尸粉横行,品牌自行辨别就好)。比如许多年轻妹子们现在喜欢的日韩彩妆,KATE,KISSME,suqqu等等,最开始都是都是美妆达人们推出来的,种草效果有多强,大概只有妹子们的钱包知道。

2.进行更深度的合作。

在服装和化妆品行业这种方式已经用的很好,和名人推出同名纪念款或者名人设计款。

彪马斥百万聘请蕾哈娜设计产品

彪马斥百万聘请蕾哈娜设计产品

OPI与天后Mariah Carey合作推出“舞台系列Stage Shades”及“白金录音室系列”甲油。

OPI与天后Mariah Carey合作推出“舞台系列Stage Shades”及“白金录音室系列”甲油。

当然,也不是说联名定制就一定好。比如下面这两例。

韩庚推出粉丝手机庚phone 崔健退出主题定制手机

这就涉及到下一个问题,什么产品适合名人背书。

一句话,名人代言适合那些卷入度低的产品。手机这种单价较高的物品,人们购买时更注重性能,参数等等。会搜集大量的资料再做出购买决定,这种我们称之为卷入度高的购买决策。而洗发水或者香皂这种日常生活用品,我出去买个菜可能顺手买两个。这种称为卷入度低的。

苹果的广告基本就没出现过什么名人,除了最早“think different”时期拉出一票伟人致敬一下,后来基本都是强调产品的性能。再往大了说,你有见过房地产找个名人代言的么?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明星摆那,都不如一句户型朝向楼层绿化有效。

最后,名人代言有风险,柯震东吸毒曝光后多少品牌目瞪口呆想必大家也知道。其实,广告最本质的目的就是广而告之,这么多年,我们看了太多明星的fake face,再拿他们吸引我们的目光真的没那么容易,要么就认认真真地选择合适的明星,用好的创意结合起来,打一场漂亮仗,要么就走心,好好地讲产品。除此之外无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吴亦凡入伍”聊聊明星代言這点事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mpc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