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知后觉的我,现在才想说点什么。
之前看了《绿皮书》,毋庸置疑,这部片子的确是一部值得思考的电影,尤其某些情节的写实、露骨,不由惹人深思。
《绿皮书》讲的是,在美国的60年代,一位知名的黑人钢琴家计划向南方进行巡演,要知道在当时那个年代,美国越往南延伸的地区,种族歧视越严重。他聘请了一位曾经在夜总会上班,可以“摆平”任何事的白人“混混”做司机。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两个情节是:
1.两人驾车一路往南,在公路上引擎突然冒烟。在唐·谢利(简称唐)博士走出车门的刹那,田野中劳作的黑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工具,看着他。
他们有着一样的肤色,但阶级地位相差悬殊。唐似乎很孤独,因为他明白,他和他们是一样的。
不由得让人想到一句话,“世界上有两种黑人,一种是家养黑人,一种是田野黑人。”
2.唐在某次演出前,想要借用房主家的卫生间。前一秒还笑脸相迎的主人,后一秒却指着屋外一个破旧不堪的小木屋,说这个才是唐“专用”的卫生间。
那刻,唐舞台上的光鲜亮丽,就像灰姑娘的玻璃舞鞋,下了舞台,他依旧孤立无援。
的确,在那个年代,“比阶级划分更可怕的是人种划分。”
这部电影的可怕之处,正是将其赤条条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似乎连细节都可以如针般刺痛内心。正如他自己说的“他不够黑,也不够白,那么他是谁?”
即便在当今社会,人类也无法彻底消除“偏见”。类似于“xxx滚出xx”“xx一生黑”的评论,网络上层出不穷。虽然不及种族歧视这般严重,却足以如力拳一般接踵而至。
但面对这般逆境,你要如何面对?温顺地缴械投降,还是千疮百孔地抗战?
如何让别人丢掉有色眼镜,看到真实的你?也许,这才是这部电影想要告诉我们的真理。
1.收起小脾气,但请永远坚守底线
唐,作为一位钢琴家,一路上忍受了很多痛苦。在西装店,裁缝拒绝让他试衣服;在演奏会前,主人拒绝了让他使用卫生间。即便痛苦不堪,却依旧保持微笑。
但面对“种族划分”的餐厅时,他毅然选择了反抗。当时的唐不单是为了他自己,更是为了他的同胞。
在生活中,面对琐事,请你收起你的小脾气。毕竟困境当道,任何一件小事都足以压垮你的自信,但请你千万不要放弃底线,毕竟放弃了就一辈子也找不回来了。
2.最美的盛开是反击
唐的优秀,是靠他自己走过来的。在他被白人警察侮辱,困在监狱时,他凭着自己的能力、人脉,正大光明地从警局走了出来。暴力、拳头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唯有保持尊重,尊重才能战胜一切”“唯有勇气,才能改变人心”就像蔡依林《玫瑰少年》里写的:最好的报复是美丽,最美的盛开是反击。
你要知道,要清楚地了解自己。别人无法轻易侮辱你,践踏你。如果想要别人尊重你,那么请你一定要先尊重你自己。
3.人要在初心上做“➕➖”法
如果你看过《触不可及》,不免能感觉到其中的相似之处。
一位黑人和一位白人,主与仆。两个人的关系,从最初的不理解,到最后放下对彼此的偏见,互相扶持。从而看到真实的对方,找到了真实的自己。
托尼和德瑞斯,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他们见过这个社会,最肮脏、最不堪的事,他们需要“钱”,对待人、事没有“同情心”。
但他们依旧保持初心,身上没有萦绕厌气,心态依旧乐观,这也正是他们当选的理由之一。
人这一生,能有多少个起起伏伏?只有到死去的那刻,才能看的清楚。把握当下,请你一定要保持初心,努力绽放。
最后,如果你没看过这两部电影,那应该是你的损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