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曰: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
《易传》曰:“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公元前4300年间,燧人氏后裔伏羲统一华夏各部,定都汶上(今山东济宁)后迁都宛丘(今河南淮阳)。
那时,人们对大自然仍然一无所知:为什么明明是晴天却突然下起大雨来;为什么会有寒暑交替;为什么白天那个大圆饼样的东西会动;为什么晚上那个弯弯的银钩会慢慢长成圆饼,然后又慢慢变成银钩;为什么人会生病,会一睡不醒……所有这些现象,没有人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每当人们遇到这些无法解答的问题时,就都跑去问部落的智者,可是智者也解答不了。于是大家都感到很茫然,每天提心吊胆地过着日子。
自从学会了使用火之后,远古时期的人们除了上山打猎之外,还学会了下河捕鱼。这天,人们像往常一样到蔡河去捕鱼,一个渔民捉到一只大家从未见过的白龟。渔民们便把白龟送到伏羲那儿去问个究竟。伏羲也不清楚这究竟是何物,他决定把白龟养起来,以便好好观察,弄个究竟。伏羲便带领大家挖了一个大水池,把白龟放到水池里养起来。
刚开始,部落里的小孩都喜欢到池边来看白龟,一边看,一边问伏羲白龟怎么还不长大,它还有没有其他的同伴……日子久了,孩子们发现白龟总是一成不变的老样子,便逐渐对它失去了兴趣。慢慢的,池边除了一个瘦瘦的七八岁大的小男孩还在盯着白龟看,其他的孩子都跑去寻找其他的乐趣去了。
小男孩没有名字,那时伏羲部落的人们都以风为姓,我们暂且叫他风儿吧。这天,风儿又到池边来看白龟,他看到白龟浮在水里游动,太阳照在水面上,随着水波的荡漾,反射出一道道美丽的光芒。透过清澈的水面,白龟背上的图案清晰可辨。风儿便找了一根小木棍在池边照着白龟背上的图案画起画来。他一边看,一边在地上歪歪扭扭的画着……
这时,伏羲走过来给白龟喂食,看到风儿蹲在池边用小木棍在画着什么,便悄悄地蹲下来看他究竟在干什么。慢慢地,他看到风儿在地上画了中间五块,周围八块,外圈儿十二块,最外圈又画了二十四块……
风儿画得那样入迷,完全没有发现伏羲在看着自己。在画完了白龟的头、尾巴和四只脚以后,他抬起头来,才发现伏羲正蹲在旁边。风儿局促地抓着小木棍,想用脚去把沙地上的画擦掉。伏羲微笑地阻止了他,摸了摸他的头,夸他画得好。风儿憨笑了一声,丢下木棍跑开了。伏羲便继续蹲在那里,准备仔细研究风儿的这幅画。突然,一片乌云遮住了太阳,天一下变得昏暗起来,地上的画也变得模糊起来……慢慢地,太阳又从云里出来了,天地重新恢复了光明,地上的图案也重新变得清晰。伏羲的脑海里闪过一道光芒:原来天地万物的变化就像这昏暗与明亮的交替一样,唯一阴一阳而已啊!伏羲便在风儿的画旁边画了相似的另外七个图案,它们与风儿的图案合在一起,便成了后来人们所说的伏羲八卦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