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未名 · 幽雅阅读丛书》的《总序 · 幽雅阅读》,是为著名法学家、北京大学副校长吴志攀先生所作。
在这篇序文中,吴先生有这样一个自我表达:“好书对于我,如鱼与水,鸟与林,树与土,云与天。在生活中,我如果离开东方艺术读物,便会感到窒息。”这是何等浓重的人文情怀!又是怎样厚重的阅读情思!这表达,不亦是一种诗情画意吗?
鱼与水,鸟与林,树与土,云与天,不都是须臾不可离的吗?如此读者,才是真正的北大读书人!才是真正的中国读书人!
“离开东方艺术读物,便会感到窒息。”如此,其“生命方式”与“生活方式”便是真正的“阅读方程式”了。我想,作为一名法学家,吴先生于古今中外法学经典著作,亦是不可质疑的如是。
我以为,真正的现代读者,最该是如此的“阅读样态”。
02
谈及《水远山长》这本书,谈及这本书的作者杨振良,吴志攀先生说:“台湾没有经过大陆的‘文革’,中国传统文化在杨先生这一代人知识与经验的积累中一直传承下来,没有中断,不需接续。”这个简单的“史论”或“史评”,是相当中肯的。
我以为,当我们讨论或推行某项“文化建设”时,特别是在谈及个人自身的“文化素质”与“文化品质”时,这个话语是足以让我们反躬自省与自警的,其意味更是深长的。
最为价值的自觉则在于:“我”的文化“承继”在何?“中断”于何?该怎样恰切“接续”?
03
“诗之意境,词之意趣”,这是中国文字特有的文化品格。对此,我们该怎样理解,又该如何把握?
坦诚地讲,每个人都是有过至少九年“专读汉字、专写汉字”的基本工夫的。是否有“诗之意境、词之意趣”的“发现”与“领悟”呢?恐怕肯定者为数寡。
“接续”一个“教育”吧!读读“汉字清幽的意境”《水远山长》这本书,于13.1万字中,定会重新发现我们自己文字文化的独有魅力,当然,也会多有魅力自己的价值附加。
04
“享受用情感文字搭建的‘幽雅阅读’想象空间”,是中国艺术、东方美学类书籍“不可救药的一位痴心读者”,是吴志攀先生在这篇序文中的又一次“读者情怀”的表达。
对此,我的问题很简单,就是五个字符:何以能够?
享受“山幽水静”的“想象空间”,或至简为“享受想象”,该是怎样的智慧、素质和能力?
“不可救药的痴心读者”,尤其“痴心”于中国艺术和东方美学,在一位法学家来说,又是何种原因与条件造成的?
我想,不“单一生命色彩”,不“枯燥乏味地生活”,当是其根因所在。于当代人生来讲,再忙碌亦不乏味生活,该是一个重要价值旨趣吧?
05
“几千年来古人留下的文化,使中国人有深刻的悟性,有独特的表达,看问题有特别的视角,有不同于西方人的简约。”我以为,这是吴志攀先生的一种“中国文化概论”,具体而具象化,则会有质疑了——每一个当代中国人都是如此吗?
我所在意者,是这“深刻的悟性”、“独特的表达”、“特别的视角”。这该是阅读古代典籍或当代经典对于人的文化塑造。非读书而濡染,人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文化品质的。
进一步,这“深刻的悟性”、“特别的视角”、“独特的表达”,不正属于“认识论”范畴吗?人生的第一能力不正是“认识能力”吗?非“痴心阅读”,何以造就人之卓越性、发现性的敏感人生洞察力?非此洞察力,又何以能够卓越杰出自己的人生?
由此,“阅读”的意味与价值是否当重新发现呢?
06
“中国人从古至今,不依靠宗教而在文化艺术中获得精神安慰和灵魂升华。”这是中外中国文化研究学者与专家的一个共识。
我读这个“文化点”,不禁想到了今天北方一些乡村修建外国教堂的事情。宗教信仰自由,这是国家法定,谁也无权干涉与指责。但我以为,如此作为,是否丢了自己的“祖宗”呢?没有多少真正的“文化程度”,却去信奉博大的外国宗教,是否有点“滑稽”呢?生活富裕后,乡村文化建设是否滞后或缺乏有效作为呢?
类似如此的问题,不是值得我们深长而思之吗?
07
谈及中国家具艺术,吴志攀先生有一句话:“现代的人是用手做的,古代的人是用心做的。”这个判定,是精辟的。
其实,现代家具多是“智能化设计”并“现代化车间生产”的,“手工制作”已鲜见。至于“用心做”,倒是可以辩证观——古人之“用心做”,在于“打磨”“雕琢”家具本身,今人之“用心做”,则在于“设计”。但无论怎样,“用心”都是绝对不能缺乏的,否则,只有一个结果:粗制滥造,无人问津。
08
对于中国服饰艺术,吴志攀先生是这样评价的:“中国服装特有的和谐,内在的韵律,飘逸的衣袖,恬静的配色,难以用评论家的语言来解释,只能够‘花欲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现如今,“穿”与“吃”一样,是人们最不用操心和费心的事情,只要“货币”出手,想要什么都会有。然而,艺术化、气质化自己的穿着,还是需要读书修养一番的。这个,很有必要。
09
吴志攀先生这篇序文的落款时间是2004年12月8日。这无疑“敲击”了我的头脑——此时我正在北大读哲学,为什么那时没有发现这套《未名 · 幽雅阅读丛书》呢?看来,人的“视域”一定要广阔,绝对不能狭隘,更不能一叶障目,否则,将影响自己生命生活的丰度。
10
读书,解决不了一切社会与人生问题,但不读书,一些重要且关键的根本性社会与人生问题就解决不了。这算是我的一个“读书价值观”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