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赫家世,才华出众




谢道韫 [xiè dào yùn],东晋一位著名的女诗人。她的家世有多显赫呢,宰相谢安是是他叔父,著名淝水之战的总指挥。东晋末年两大望族王、谢,她都占着。生于谢家,嫁于王家,她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
在古代,但凡出名的女性,或因才华,或因贤惠,或因能力,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出身较好,大多出于名门望族。因为富裕的生活是她们读书,见识,格局的基础啊!
谢道韫留下来的事迹不多,其中最著名的故事,就是吟咏大雪:
谢安在一个雪天和子侄们讨论可用何物比喻飞雪。谢安的侄子谢朗说道“撒盐空中差可拟”,众人一听,觉得比喻很不错,都称好赞许。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众人的称许。也因为这个著名的故事,她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而“咏絮之才”也成为后来人称赞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词语。
婚后生活 寡淡无味
谢道韫在谢家度过了美好烂漫的 闺阁生活,她的凄凉来自婚后,她的夫家可谓旗鼓相当,当时,东晋末年,最大的两个家族就是王家和谢家,谢道韫嫁给了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凝之本人的素质其实并不差,他的书法在草书和隶书也有一定成就,但是这人在政治上却庸庸碌碌,这让谢道韫很不满意。
她的丈夫为追求长生,信奉五斗米教,成天在静室里祈祷、悔过、修炼,有时则去采药炼丹。为求长生不老,以至于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
看来门当户对的婚姻也未必幸福,谢道韫欣赏的是关心国事的大丈夫,可是纵使她才华超群,在这段婚姻里她显然过得很郁闷,憋屈。再比较现代女性,感觉比她要自由得多。看来,我们真没必要去羡慕古人。
未雨绸缪 有勇有谋
公元399年,孙恩发起了叛乱。叛军来势汹汹,很快又开始攻打会稽,王凝之当时担任会稽内史,总览会稽郡大权。而这个王凝之不去组织守城,却在衙署大厅添了一个天师神位,每天在神位前焚香诵经,殷勤礼拜。谢道韫劝谏了丈夫几次,王凝之一概不理,谢道韫只好亲自招募了数百家丁,天天加以训练。从这里可以看出,谢道韫不仅是个才女,而且还有远见。
结果可想而知,会稽城很快被攻破,王凝之带了几个儿子就逃,连谢道韫都撇下不顾了。
孙恩大军长驱直入冲进会稽城,王凝之及其子女都被俘虏,而后被杀。谢道韫目睹丈夫和儿女蒙难的惨状,手持兵器带着家中女眷奋起杀贼,但终因寡不敌众被俘,此时她还抱着只有三岁的外孙刘涛。她对孙恩厉声喊道:“大人们的事,跟孩子无关,要杀他,就先杀我。”孙恩此前听说过谢道韫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女子,今日又见她如此毫不畏惧,顿生敬仰之情,非但没有杀死她的外孙刘涛,还派人将他们送回会稽。
晚景凄凉 寡居到老
从此谢道韫寡居会稽,足不出户只是打理本府内务,闲暇时写诗著文,过着平静的隐士生活。
当然,才女也是闲不住的。所著诗、赋、诔、讼, 传于世。她的作品《隋书·经籍志》载有诗集两卷,已经亡佚。《艺文类聚》保存其《登山》(又名《泰山吟》)和《拟嵇中散咏松》两首诗,《全晋文》收其《论语赞》。
然而,这场战乱带给谢道韫的伤痛却是永久的,谢道韫不仅失去了丈夫和儿女,谢家的许多族中子弟也在这场战乱中或死或伤,人丁凋零。权倾天下的王谢两家,也品尝到了繁华背后苦涩的泪水。
可历史不容假设,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豪门给了谢道韫超乎寻常的物质条件,也使谢道韫承受了夫死子亡的巨大苦痛。晚年虽然衣食无忧,但没了丈夫和子女的陪伴,她的生活应该也是孤独寂寞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