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想跟大家聊的是“逆向思维”,顾名思义,就是往反方向来考虑问题,更加广义的理解,就是求异思维,是对于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一个重点的词,就是“不寻常”。
由悲观到乐观是一种逆向,由无解到有解也是一种逆向,甚至一个创新,一种发明都是在运用逆向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一位母亲的焦虑,下雨天焦虑,大晴天也焦虑,原因是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卖雨伞的,小儿子是卖布的,下雨时担心小儿子的生意不好,晴天时又担心大儿子的雨伞卖不出去,整天愁眉苦脸的。但是当有人劝她换一种思维去看待这件事的时候,老母亲终于喜笑颜开了:因为无论是晴天雨天,他的两个儿子总是有机会赚钱,晴天小儿子布卖得好,雨天大儿子伞的生意好。换种思维角度来看待同样一件事情,带给人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因此逆向思维,在我们面对突发状况以及生活中的难题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昨天听了一场关于如何进行写作的线上分享,就提到了一个关键词“逆向思维”,今天也想给大家来梳理一下,写作中的逆向思维带给我的启发。昨天分享写作的是95后的美女,身为新媒体的运营者,她曾写出多篇10万+阅读量的文章。她就是澄澄--小狼女(微博),对写作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关注。她分享了四点,在此梳理如下:
1. 写作方法需要反复无常,必须养成“你想写什么,就能写什么“的习惯。
人生不设限,写作也一样,不要担心自己写不好某个主题,不会写,而是相信自己能做到,并勇敢去做;敢比会更重要,快速完成比做好要更有效;不要等到自己百分百准备好了再去做,机会不等人,来了就勇敢抓住;
2.把时间花在质疑自己这里,多问别人为什么能写得好,而自己看了很多书却仍然写不好?
当你觉得写得好时,多问问自己如何才能做到更好,吸引更多的粉丝,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当你觉得写的不好时,也多问问自己,对标榜样,我需要提升的地方在哪里;不需要面对文字望洋兴叹,止步不前;我们需要反复去锤炼,才能不断完善;
3. 尽量不要去钻研前辈们的最好成果,也就是不要去“模仿”,要从自身的经验去学习;
学习要想真正内化成自己的,需要的是结合自己的经验来将所学的用于实践;就像我们学的排版工具,学的写作方法,真正的不是去学作者这片文章用了这个模版我们就要选择用,而是在学习排版的过程中,掌握编辑的方法,选择模版的套路,什么样的模版适合什么样结构的文章,而非单纯去模仿。就像这一个月都在读萌姐写的《加速》这本书,只是读到了,读过了,看的时候理解了,没有上升到实践的高度,也就只是读懂了而已,过几天内容就又还给书本了,但这不是我们读书的目的。我们需要将这些方法论,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将逆向思维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去学,因为很多技能是模仿不来的;
4. 当遇到瓶颈找不到方向时,不要听太多的鸡汤,这样会降低你的写作水平。
遇到瓶颈,找不到方向时,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实在的干货,实在的解决方案,不需要太多的安慰,太多的情感慰藉。调整好状态,以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态度来继续践行写作的训练。如果把时间停留在鸡汤励志上面,也与当时报名写作训练营的初衷违背,我们需要在这里找到同行的小伙伴,做好准备,一路前行。
感恩,写作的路上有一百位小伙伴们砥砺前行。
微博:Kitty加油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