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是一位从基层走到省城的一线中学教师。家人组成、朋友圈、同学群可说是当下社会大众群体的一个缩影。说说拥有房产情况及对房地产的心态,管中窥豹回答一下当下有关房地产的几个问题。
一,现在缺房吗?
我兄妹五人,四人务农。
大姐(一家四人,一子一女,女儿已出嫁):农村自建独栋楼房320平;
自己(一家四人,一子一女。):县城三居室115平,镇上自建房220平方,共335平;
二妹(一家四人,两子。):农村自建独栋楼房两栋共460平;
三妹(一家五人,一子两女):县城三居室136平,农村自建独栋楼房260平方,共396平;
小弟(一家四人,两子。):县城114平,,农村自建独栋楼房320平方,434平。
详细计算过程省略,总1945平÷22人(外加父母2人)=97.2平(人均);按农村习俗计算,我兄弟两家八人加父母共十人,760÷10人=76.9平(人均);我妻子兄妹六人,家均人口相当,房产面积比我家更多(老屋、厨房面积没算,自建房是套内面积);我的同学以教师居多,也有政府公务员、经商者,每人县城至少一套房,同时居多有一套自建房,多的有两三套,最多有六七套房。
二,还打算买房吗?
分农村和城市居民两类。
农村:
大姐:在县城买房,疯了?一个儿子留在我身边,城里太闹,到那地方我们能干什么?谁都不认识,到那地方你外甥能干什么?挣得少,花的多。不和别人比。
二妹:两个儿子要买就是两套,买不起。就是能买起,娶两个儿媳妇的钱哪里来?家里盖好了,就这样。
三妹,小弟县城有房,现在没有买房打算。至于我,日思夜想在合肥买套房,首付凑凑借借可能也付得起,一想每月八九千还房贷,我可能要绝食了。
城市:
同学A:人到中年了,不折腾了,房贷还没还完呢。
同学B:两套房子都有房贷,想卖一套,压力小一点,不可能再买。
同学C:儿子女儿都准备了一套房,他们再也不会为房子发愁了,看现在房子也不一定保值了,现在不考虑买。
三,有还房贷压力吗?
同学D:合肥16年7月买房,月供8000多,20年房贷,有没有压力我不知道。
同学E:县城买房,月供4000多,20年房贷。两年没有拖家带口出门旅游了。
同学F:我同时办了五张不同银行的信用卡,挖东墙补西墙,一到还款日我都睡不着。
同学D:你现在没买房,不能借点钱给我吗?还这个月房贷!你买房时我多帮你点。
我不太清楚我和我的家人在这个社会处于什么阶层,也不太清楚我的同学和朋友处在社会的哪个阶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