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楊藥师解老虎脷(扛板歸)

楊藥师解老虎脷(扛板歸)

作者: 远水生方 | 来源:发表于2018-06-10 20:04 被阅读0次

[嶺南草藥老虎脷]老虎脷 蓼科

別名 蛇倒退、扛板歸、貫葉蓼。

學名:Polygonum perfoliatum Linn.

楊藥师摄

老虎脷為蓼科多年生藤狀草本,莖長1~2 米,有棱角,紅褐色,棱上有倒生鈎刺。葉片三角形,頂端略尖,基部截形或心形,上面無毛,下面沿葉脈疏生鈎剌:葉柄盾狀着生,有鈎剌;托葉革質,近圓形,抱莖。花期4~6 月。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白色或淡紅色,果實成熟時變成深藍色。

老虎脷是著名的嶺南草藥,其葉片三角形且有倒剌,外形像老虎的舌頭,所以民間草藥名稱為「老虎脷」。

《萬病回春》:凡被蛇傷用杠板歸不拘多少,此草四五月生,至九月見霜即罕有,葉尖青如犂頭尖樣,藤有小剌,子圓如珠,生青熟黑,味酸,用葉搗汁酒調,隨量服之,渣敷傷處,立愈。

《嶺南釆藥錄》老虎脷為一年生草本,莖及葉柄均有倒刺,葉三角形,葉柄長,鞘狀,托葉圓形而莖貫穿其中心,夏季莖上抽出短穗狀花序,白色,有八角雄蕊,花後結實為小球形,果藍黑色,堅如石,味味,性平,取葉梗煎服能止痢,煎水洗痔瘡,㪚毒,能治瘰癧,又煎水可療疳疔。

《生草藥性備要》老虎利味苦性和,止瀉,浸疳疔,能拔毒,治瘰癧,芽梗俱有勒,子藍色可食。

台灣《青草世界》老虎脷(扛板歸)性能清熱解毒,止痢、降血壓、外洗治皮膚濕疹。

《中藥大辭典》味苦、性平。主治:行血㪚瘀,消腫毒,治蛇頭瘡,頑固性癰癤,嬰兒胎毒,濕疹痛癢,外痔等。

《香港中草藥大全》老虎脷外用治帶狀疱疹、濕疹,鮮品搗敷患處,或煎水熱洗患處,老虎脷有抗菌、抗病毒、止血、能抑制腫瘤作用。

羅獻瑞《實用中草藥彩色圖集》扛板歸味酸,微寒。利水消腫,清熱解毒,止咳。用於腎炎水腫,上呼吸道感染,百日咳,皮膚濕疹。

胡秀英《草藥與涼茶》老虎脷(扛板歸):煎水洗痔瘡,㪚毒;內服止痢。

「藥用全草」

性味功能:味酸,微寒。利水消腫,清熱解毒,止咳。

主治腎炎水腫,上呼吸道感染,百日咳,痢疾,皮膚濕疹,癤腫,毒蛇咬傷。常用量15~30 克,鮮品加倍,或搗敷或煎水洗患處。

方例

(1)皮膚濕疹、痕癢:老虎脷鮮品4~ 6兩,水煎加酒小許洗浴。

(2)帶狀疱疹、濕疹;老虎脷鮮草加食鹽少許,搗爛外敷,或以汁塗患處。

(3)治濕疹,腳癢感染:老虎脷每次二両煎服,煎湯外洗每次鮮老虎脷二斤 ,搗汁外涂患處。

——香港楊藥师

相关文章

  • 楊藥师解老虎脷(扛板歸)

    [嶺南草藥老虎脷]老虎脷 蓼科 別名 蛇倒退、扛板歸、貫葉蓼。 學名:Polygonum perfoliatum ...

  • 楊藥师解芍藥

    中藥 芍藥 毛茛科 白芍以浙江杭州出產白芍最有名,故老一輩中醫師處方處 杭白芍,白芍是常用中藥,應用頻率相當高。如...

  • 楊藥师解蓖麻

    草藥名 蓖麻 大戟科 別名 蓖麻、牛蓖子草、大麻子、蓖麻子 學名:Ricimus commumiis Linn. ...

  • 楊藥师解蒲公英

    [清熱解毒蒲公英] 早春,嫩綠的幼芽破土而出,接着長出叢生倒披針形的葉片,葉片葱綠,有鋸齒邊緣,折斷后有白色乳液滲...

  • 楊藥师解薤白

    [胸痹心痛與栝蔞薤白白酒湯應用] 東漢張仲景《金匱要略》治胸痺方栝蔞薤白白酒湯。 治胸痺喘息,欬唾,胸痺痛,短氣。...

  • 楊藥师解艾草

    [醫草、灸草 、談艾葉] 艾葉味苦辛,性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 ...

  • 楊藥师解延胡索

    [活血藥淺談] 活血藥主要用於治血瘀。所謂血瘀,就是由於病理原因而引起的血脈瘀滯,以及由此而產生的一系列症候: (...

  • 杠板归——@月光下酒的《芳草集》

    《芳草集》—— 每天略知一种植物。108. 扛板归 ,别名:老虎脷(读lì,方言,牲畜的舌头),这个名十分有趣,老...

  • 楊藥师解黄連

    [良藥苦口利於病] 良藥苦口-出自《韓非子》「夫良藥苦于口,而智者勸而飲之,知其人而巳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

  • 楊藥师解薺菜

    戊戌初春說薺菜 草藥 薺菜 十字花科 拉丁名(Capsella bursa-pastor is) 一年將盡,狗年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楊藥师解老虎脷(扛板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ujq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