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晨希 46
些许是因为对危险的未知感应,在终南山院士明确表示新冠状病毒会人传人的前几天,我就已经在各家药店和网络上找寻口罩购买的信息。令我感到震惊的是,在之后的几天时间内口罩竟然转变成了居民的日用品,民众在药店网店抢购口罩,各药店也频频断货。包含医用口罩这个小角,中国一下子陷入了医用物资缺乏的困境。
在之后的日子里,不仅是国内的工厂加大物资的生产力度,国际上也不断有国家和民众向中国捐赠。日本有友人身着旗袍,在路边搭棚设摊抱着捐款箱为中国募捐;俄罗斯有不做任何宣传的,送往武汉的23吨医疗物资;许多在国外的留学生和在中国的国际友人都在想方设法地将能找到的尽可能多的口罩运往中国。
虽然说,于国家层面的捐赠是许多复杂因素的综合。可能是碍于国际舆论,不想被冠上无所作为的名号;或是为在民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又或者是希望病毒能在中国早日被遏制,防止向各方向蔓延。但无论是什么理由,这个对中国施以援助的行为是国际化全球化的,为人们所感知的。
而由民众发起的捐赠和鼓励,则更加让人感受到了在这危机中的温暖。
在一个个加油打气的视频里,我看到了寻常的,对受苦难折磨的人们的同情和鼓励。由各国人民用有些蹩脚的中文发来的问候,让人感到温暖。还有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封日本小学给家长的信:要培养孩子的正确人权意识,不要对中国和生活在武汉的人民产生不平等的对待。——是人都有生病的时候,“坏的是病毒,不是患病的人”。
新冠状病毒是全球所面临的危机,只有各国树立正确的态度,民众秉承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凝聚更大的力量对抗我们共同的敌人。在各方的支援下,希望这些善良,真诚,友爱和对抗疫情的决心能压过黑暗面的污浊和丑恶,战胜疫情,迎来耀光普照的明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