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小治呢呢

玲子拿着一个白面馒头回了家。
家,不过是几间破房子。黄土筑的墙早已经破败不堪,别人家已经是漂亮的砖房了。屋顶也已经摇摇欲坠,好像随时会倒下来。
“娘,你吃。”玲子把馒头递给在灶前做窝头的娘。
“隔壁大娘又给你馒头了?”
“嗯。”
玲子娘叹气,玲子隔三差五就往人家跑,遇上人家蒸白面馒头就会给她一个。人家家里虽说比自家强一些,但也都是挣的辛苦钱,虽说一个馒头不算啥,可也足以让玲子娘觉得抬不起头来。
可谁让自家吃不起白面馒头,玲子一直都吃不饱呢?
“娘不吃,你自己吃吧。”
“爹呢?”
“你爹下地干活了,他和娘一样,爱吃杂面窝头,不爱吃这,你自己吃,啊。”
“哥呢,回来吗?”
“你哥他在镇上给人家店里当学徒,是吃住都在人家那的,不回来,别给他留,你吃。”
玲子手里的白面馒头最终还是她自己吃了。
她先吞了几大口,再一点一点慢慢咬着吃。
她一边吃一边想:“杂面窝头长得难看,又难吃,爹娘怎么会喜欢吃那个。别人家怎么能吃白面馒头,我们家为什么不吃?是因为爹娘都不爱吃吗?”
玲子看了看手里的半个馒头,还是白面馒头好吃,香香的,还有些甜,比窝头好吃多了!
等玲子醒悟过来应该留下一些馒头留着第二天吃的时候,馒头已经没有了,只在她的小手上留下了热热的馒头香。
夜里,领子的梦里都是白面馒头。馒头长出了胳膊腿,往玲子家里跑,家里的窝头也长出了胳膊腿,拦在门口,不让馒头进门。玲子慌得去拉架。她是喜欢馒头,可是爹娘喜欢窝头,怎么能打架呢?
玲子爹把劣质烟叶卷成一支烟点着叼在嘴里:“玲子晚上没怎么吃窝头?”
“她吃了白面馒头。”玲子娘一边做鞋一边说。
玲子爹吐出一长串白色的烟雾,又使劲吸了一口手里的烟,默不作声。
玲子娘被这劣质的烟草味呛得直咳嗽,一直咳到流出了眼泪。
那烟终于抽完了,玲子爹很想再卷一支,可是再劣质的烟叶也是得花钱的,他干砸吧了几下嘴,还是忍住了。
“等强子出了师,自己能做工,咱家的日子就能好过些了。”玲子爹的嗓音有些哑,他在外面干一天活,水喝得少,又被这烟一熏,这是难免的。
“要不是给我治病,也不至于……”玲子娘生过玲子就病了一场,一直都没有好清,不能做体力活,家里始终有一股药味。
“谁家哪个没有个大病小灾的,有病了就得治,好日子都是人过出来的,只要人还在,就不怕!”
屋里一时寂静,只有针线穿过鞋底的声音,油灯也“噼噼啪啪”地凑热闹。
玲子爹想了想又说:“玲子眼看着到上学的年纪了,强子没能好好上学,可不能再把玲子耽误了。”
“上学不还得花钱?”
“那点钱咱从哪里省一点就有了,我们当了睁眼瞎,又耽误了强子,说什么也得让玲子去上学!”
十年后,玲子已经上了初中,强子在镇上安了家,玲子娘鞋做得好在十里八村也出了名,玲子爹又勤劳能干,日子越来越好过了。
休息的时候,强子和媳妇回家,强子媳妇说:“玲子,你以后就不要从家里背馒头了,中午就到我们那吃饭多好。”
“我就爱吃馒头,你们在厂里上班那么忙,我还跑去打扰你们,多不好。”
“你看你说的,自家妹子来吃个饭,说什么打扰?你喜欢吃馒头,嫂子就给你做馒头,也省得娘天天在家里给你做馒头了不是?”
等玲子上了大学,她还是每顿饭都买馒头。
“玲子,咱们学校食堂那么些花样呢,你也尝尝别的,怎么尽买馒头吃呢?”同学问她。
“我就喜欢吃馒头。”
“馒头真的有那么好吃吗?干巴巴的,什么味道都没有。”
“谁说的,馒头又香又甜,怎么会没有味道呢?那是你们不会品尝。”
同学们都叫她“馒头玲”,她也只是一笑置之,继续每天三顿馒头。
不久,玲子就发现了一个同好,有一个男生和她一样,每天三顿都买馒头,而且一次买两个。
“同学,你也喜欢吃馒头?”男生其实也注意玲子一段时间了,看到玲子在注意他,他便主动打招呼。
“对,我觉得馒头最好吃。”
“难得遇到一个这么喜欢吃馒头的人,我们同学都觉得我奇怪呢。”
“那是他们没有认识到馒头的好处,我的同学还给我起了一个外号呢!”
“外号?我听说过一个‘馒头玲’......”
“那就是我。”
“哦,原来你就是......久仰大名啊!”
“不敢当不敢当!”
“那你说说馒头有什么好处?”
“首先,它好吃,味道好是一定的,细细咀嚼能品得出一丝丝甜味;还有,它的外表多么饱满,圆润,外形多好看啊;嘴重要的在于,它还便于携带,多方便啊!”
“真的,听你这么一说,馒头的好处真的不少呢!”
“难道你没有发现吗?那你一定还是不够喜欢馒头。”
“是,我还要更努力才行。”
笑声伴随着春风,回荡在校园里。
同学们都为玲子感到高兴,认为她终于找到了意中人,还是有相同喜好的。
只有玲子心里明白,这一切无关爱情,只因为是白面馒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