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乐现在20个月了,明显的感受到他的情绪变化,最近有点跟不上他的节奏了。对于他的发展自己感觉不是很理解。
最近刷抖音的时候,刷到了高寿岩,听了她在抖音的讲解,明显的感觉到她对小孩子非常理解。果断的买了她的《成长型养育》看了看。
高寿岩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特邀知名儿童教育专家,早教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硕士,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专注早教领域30年。
早教专家和心理学研究,有一个共识:孩子的早期教育特别的重要尤其是0-12岁,在0-12岁中更要重的是0-3岁。
0-3岁是培养孩子安全感的关键期,孩子会养成一些生活习惯,会有自我意识,大脑会快速发育,也是运动和语言的关键时期。
所以在0-3岁的时候,养育好了,后面就会轻松很多。很多孩子在小学的时候出现了很多问题,很可能是因为没有重视0-3岁的孩子教育。
这本书介绍了1个教育的核心原则:发现孩子的优势。 四种亲子关系模型:沙子型,绳子字型,罩子型,和梯子型。和培养孩子的7大核心能力:主动学习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乐观能力、坚毅的能力。
简单的说就是,去发现孩子的优势,和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注意力,让孩子变的更独立。
18个月左右,小米乐就进入了第一次的叛逆期。让他洗个手,他说不洗;让他穿裤子,他说不穿,让他不要到处爬,他就爬。
这个时候已经在考验父母的情绪了,不过那时知道通过转移注意力,或者给他选择来应付。
现在小米乐的个人意识更强了,而且需求也更多。他想要更多的探索,他想要吃更多的食物,他想要更高质量的陪伴,他想要参与到家长的活动中。
而且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用哭来表达自己的不高兴。这时候孩子和家长的冲突会更多。往往会把父母稿的不知所措。
满足孩子的需求吧,自己什么都做不了,而且感觉很累。不满足孩子的需要,他就会在那哭个没完。
现在想想,这个时候孩子进入了培养规则的关键期。要达到高支持和高要求,尽量的去满足孩子的需要,但同时也要对孩子有一定的要求。
高支持并高要求,也是梯子型养育的的关键。
这里面需要注意一个原则,孩子的要求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伤害环境,在这样的前提下,孩子想需求都尽量的去满足。要给孩子更大的活动空间和探索空间。
感谢下自己,能够花些时间来回顾一下米乐的情况,最近就觉得米乐的情绪波动比较大,经常不满足就会哭。
有时候内心就是不愿满足米乐的要求,所以会有种无助感,不知道该怎么做了,现在整理一下,看清了孩子的状况。
对于下一步也有了一个大体的方向,感恩自己,感恩高寿岩老师的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