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病因
写了“寻找病因比胡乱整治更好”的文字。这篇文章只是写出了表面的想法,却没有思考怎样寻找病因?有了怎样寻找病因会让文字更有深度与参考性,否则就会变成一篇充满负能量的文章。网友小尘老师在文章后的反问促使我继续思考这个问题,感谢小尘老师。我认为,要寻找病因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
一、静静观察
作为新到任的校长,没有必要根据个人的想法或别人的建议,对学校的管理或老师的教学进行指点。新任校长,需要静静观察学校,从表面上获取对学校的感性认识。这个过程,校长以一个局外人的心态会发现学校外在的问题,避免别人的一面之词。没有观察,很难准确把握学校存在的问题。最严重,最突出的问题会被观察到的。而且通过表面的某些现象可以发现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这也和医生看病一样,通过表象判断需要在什么地方进行突破,需要做些什么样的工作?这个判断对于后面工作开展至关重要。后面很多工作方式就是一次次的验证与改正。
二、广开言路
一个学校出现问题,大多数情况是老师不愿意对学校的不合理现象进行反对或提出不同意见。大多数老师对学校政策只是执行,不进行思考,不进行反思。这不是好现象,说明老师从心底不认可学校领导或者管理。要找出学校的病因,就需用校长的诚心去打动老师。只有老师认可了校长,才会对于学校的问题提出建议或者意见。作为校长,一定要能够宽容不同意见的老师,他们才是学校发展中最宝贵的资源。鼓励老师,鼓励家长,鼓励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对于学校的发展提出批评建议,这样才能够真正发现问题,才能够对症下药。
三、认识老师
作为校长,首次来到新的学校,不要以领导者自居,高高在上。所有的事情听中层的汇报,而忽视教师。要找到学校的问题所在,必须要和学校的各层职工进行交流,就行调研。时间和精力允许,最好能够和每一个老师进行深度的交流,这样不仅会赢得老师的信任,也会找到学校的问题。在老师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能够观察老师,也能够听到老师关于学校的评价和老师对于学校办学及存在问题的建议。只有充分的调研,充分的认识问题,才能够解决问题更加的有的放矢。
四、小范围实验
作为新来的校长,需要的不是大刀阔斧的改革,而是需要小面积的试点,小面积的寻找原因,慢慢地突破。学校的问题不是一天形成,只要能够有心,有毅力,慢慢地从小的方面一点点的去做,会有效果。最害怕的校长贪功心切,急于取得政绩,大刀阔斧的伤害了老师,伤害了学校本有的优势。小步子,一点点的去做。
总之,无论何时,要找到问题,就要赢得人心,赢得绝大多数人的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