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 第八章 憨山大师注解

《道德经》 第八章 憨山大师注解

作者: 声浪书院 | 来源:发表于2020-09-13 08:52 被阅读0次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惟不争、故无尤。

【注】此言不争之德,无往而不善也。

上,最上。谓谦虚不争之德最为上善,譬如水也,故曰上善若水。水之善,妙在利万物而不争。不争,谓随方就圆,无可不可,唯处于下。然世人皆好高而恶下。唯圣人处之。故曰处众人之恶,故几于道。几,近也。

由圣人处谦下不争之德,故无往而不善。居则止于至善,故曰善地。心则渊静深默,无往而不定,故曰善渊。与,犹相与。谓与物相与,无往而非仁爱之心,故曰与善仁。言无不诚,故曰善信。为政不争,则行其所无事,故曰善治。为事不争,则事无不理,故曰善能。

不争,则用舍随时,迫不得已而后动,故曰善时。不争之德如此,则无人怨,无鬼责。故曰夫惟不争,故无尤矣。

相关文章

  • 《道德经》 第八章 憨山大师注解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 道德经注解(憨山大师著)

    老子道德经解上篇 憨山大师著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

  • 老子道德经 第八章 憨山大师注解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

  • 老子的“三宝”

    最近刚看了憨山大师的《老子道德经解》,对道德经的认识能深入了一点。憨山大师按佛教讲法,相对于孔子的“人乘之圣”,对...

  • 《道德经》第7章 憨山大师注解

    第七章 天地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 道德经第二章,憨山大师注解

    《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

  • 憨山《永嘉真觉大师证道歌》太喜欢这种书法了

    憨山大师书法,灵动! 憨山,法名德清,字澄印,别号憨山。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明金陵全椒县古蔡浅人(今安徽和县绰庙...

  • 憨山大师书法

    憨山大师书法 憨山,法名德清,字澄印,别号憨山。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明金陵全椒县古蔡浅人(今安徽和县绰庙先锋村)...

  • 启功最推崇的书法家,字写得无半点火气

    憨山大师书法 灵动 憨山,法名德清,字澄印,别号憨山。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明金陵全椒县古蔡浅人(今安徽和县绰庙先...

  • 老子道德经 第二章 憨山大师注解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 第八章 憨山大师注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vhn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