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黛钗合一

黛钗合一

作者: 饮冰子_浅醉 | 来源:发表于2019-08-18 22:22 被阅读0次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余音”一回,黛钗合一,黛玉与宝钗的关系第一次变得十分融洽,二者的心第一次走的如此近,用亲密无间来形容毫不为过。

起因就是在刘姥姥二游大观园时,众人行酒令,到黛玉时,黛玉无意间说出几句《西厢记》《牡丹亭》里的话,被宝钗记下,抓住了“把柄”。

第二天,众人刚送走刘姥姥,宝钗与黛玉回各自的住处,在岔路口宝钗叫住了黛玉,让黛玉跟她一起去蘅芜苑。刚进屋,宝钗就令黛玉跪下,要“审”黛玉。起初,黛玉还一头雾水。当宝钗指出黛玉行酒令说出“淫词艳曲”时,黛玉方知自己犯了错。

当时只有宝钗发现黛玉的“口无遮拦”,也说明宝钗私下也读过这些女孩子不该读的“淫词艳曲”,她才对黛玉的有口无心如此敏感。

当时的情况是,身为女子应当以针织手工为重心,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闺阁女子要读书也是读那时的女子应当读的《女史》《列传》等正统书籍,像《西厢记》《牡丹亭》等当时被世人称作“淫词艳曲”的书籍,明面上女子是一定不能读的。这些可以从宝钗对黛玉的一番箴劝中得知。同时,从这段箴劝也可以看出,当时有些闺阁女子如宝钗黛玉等是偷看过这些书的,而且她们对这些书籍非常喜爱,每每读时可以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正因为此,黛玉才会在行酒令时脱口而出,宝钗才会对从黛玉口中脱口而出的这些句子如此敏感。不同的是,黛玉不像宝钗那样,尽管也读过,尽管也痴迷,但绝不会在明面上表现出来,而且如宝钗而言,闺阁女子一定要守好本分,做一个闺阁女子该做的事,该说的话。黛玉是痴迷这些书,不知不觉就记住了,不知不觉就脱口而出了,比较随性,比较率真。这跟宝钗的内敛含蓄、锋芒尽藏形成鲜明对比。

正是宝钗对黛玉发自内心的真诚箴劝和承诺不会对此事声张,要袒护黛玉的决心,让黛玉感激而且感动。她不曾想她一直视为的情敌、竞争对手,竟然在此时对自己抱那么大的宽容,而且如亲姐姐般对自己进行坦诚的交流。因此,此时的黛玉是感动的,她打心底对宝钗有了前所未有的好感。以往宝钗对黛玉造成的所有在黛玉看来的威胁和不利一面,在当时的黛玉看来都是源于自己的多心和敏感。她发现一直以来是她自己太过于小气,并对宝钗带有偏见。如今,她们的心靠的很近。

这时黛钗合一,这时黛玉视宝钗为姐姐。在随后因惜春请假一事,大家在一起商讨。彼时的黛玉心情甚好,不时拿惜春和刘姥姥开起了玩笑,逗得大家前仰后合。再观宝钗,对黛玉的话不单表示赞同,还夸黛玉,对黛玉极大支持。

此时,二人为一条心。众人可能并无察觉,除了宝玉。宝玉就在随后询问黛玉为何和宝钗走的那么近。黛玉解释后,宝玉方明白。

黛钗合一,从此回开始。

相关文章

  • 黛钗合一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余音”一回,黛钗合一,黛玉与宝钗的关系第一次变得十分融洽,二者的心第一次走的如此近...

  • Day 13

    说一说黛钗合一 读红楼梦,最大的感触就是曹雪芹明显的褒黛,但是细细品读便会感受到作者的深意,所谓黛钗合一可能就是最...

  • 怡红夜宴牡丹签,昭示了薛宝钗“金钗雪里埋”的悲惨命运

    太虚幻境薄命司里金陵十二钗判词第一首,历来是“钗黛合一”的证据,却也惹得钗党黛粉为到底谁是金陵第一钗而纷争不休。 ...

  • “钗黛合一”新解

    历来钗黛合一的说法是,“钗黛名虽两个人,实为一个人”,记得这是直接从脂砚斋中摘录而来,可是依我看脂砚斋最大的价...

  • 表面看钗黛分明,其实却是钗黛合一

    《红楼梦》当中与林黛玉并称〝绝代双骄〞的自然是薛宝钗了。这两人一个是贾宝玉的姨表姐,一个是贾宝玉的姑舅表妹。两个青...

  • 读红楼梦有感之薛宝钗,二

    不论是钗黛合一论,还是喜黛喜钗者,都别忘了,红楼梦是一部悲剧巨作。 悲剧文学的唯一特点,就是大结局是悲惨的。否则,...

  • 枉凝眉曲指谁?钗黛合一、先黛后钗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看到11页有诗、画的册页(金陵十二钗正册每人一页,其中薛宝钗、林黛玉合为一页),...

  • 评宝玉神游幻境(二)

    上回讲到宝玉做了个神游太虚幻境的美梦,他在幻境里看到了金陵十二钗的正册。笔者根据判词给大家解析了"钗黛合一"...

  • 【0905晨读感悟】你是个会聊天的人吗

    1、概括力 古典文学有很强的概括力,比如,《红楼梦》的金陵十二钗,每位都有一首判词,总结概括一生。 判词:钗黛合一...

  • 钗黛同体?

    要说《红楼梦》中的女主是谁?有人认为是大方得体的薛宝钗,有人认为是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而我却认为,两人都是极其有特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黛钗合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vnd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