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发生了一件事,让我感觉平时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有一些缺失。
许多时候,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是责怪他还是引导帮助他去解决问题呢?
昨晚,吃饭时,孩子照例又没吃,说不饿,我也没强迫,但说了一句,晚上饿了没有东西吃了。过了一会,出去玩时,果然说他肚子饿了,在外面大吵大闹,一定要拽我去吃烤肠,我没同意,也生气他晚上该吃饭时不吃,尽吃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于是说,给你两个选择,要不回家妈妈给你弄点吃的,要不我们再绕小区走一圈。
嗯,写到这里,发现自己也不是没给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啊,那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老喜欢咬指甲呢?
是没及时安抚他的情绪,没做到理解他?可是我不给他吃就是做不到这些啊。
再继续刚才的话题吧。孩子听到两个选择,当然还是不依不挠要去吃烤肠,但看我很坚持,最终还是骑着脚踏车回家了。
进了小区门,他又哭起来,在入门处抹眼泪,还不让我回家,当小区门关上后,哭着拽着要出去。我很反感这种反复的行为,坐在一边没理他,他还在那哭,过了一会跑到我面前哭。我搂着他,拍了一会他,对他说回家。哭声照旧。。。
电梯里,还有两对父母和孩子,谦谦一直在那哭,我没有理他,那个当下,我害怕别人的眼光,怕他们说我不会带孩子,没有温暖,任由他哭。
回家后,他跑到沙发上坐着继续哽咽,我洗洗手弄弄出来,去安慰他。
我抱着他,面对他的哭,突然想到了我的小时候。我哭的时候,父母也是面无表情,任由我委屈,有时还会谩骂几句,就知道哭,所以,我对于自己做错还在那哭的孩子是没有任何感情的,就和我小时经历的一样。
当看见这些时,我的行为也跟着发生了变化,好像觉得那时候的自己太伤心了,需要母亲。于是,搂着孩子,跟他说,谦谦难受心里不舒服了。
过了一会,他好了,又开始生龙活虎了。洗澡时,跟我说,妈妈,刚才我哭是因为饿了,原来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原因,无关规则,无关叛逆,就是饿了。
晚上上床后,又发生了一件事。我们昨天刚开空调,宝宝的手臂上出现一些红疹子,也不像被蚊子咬的,应该是轻微的荨麻疹,我寻思着家里没有炉甘石,风油精搽也不合适,就摸摸他的手臂,让他不要老是抓,赶紧睡觉吧。
过了一会,他还在抓,说,妈妈,你怎么不摸了,于是我又继续摸了起来,只不过,困意让我有些烦了。
再过一会,他还在抓,我想想说,妈妈起来看有没有可以擦的东西,我希望能找到炉甘石。
跑到客厅,果然没有,跑到婆婆房间,突然想到木瓜膏也可以呀,翻了一通,还真找到了,于是给宝宝擦上。
擦好,宝宝很满足的过了一句,妈妈,我喜欢你。
这让我想到,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们能帮他解决,或者说引导他解决更好,但是当不能解决时,就不要再要求他了,给他一些精神安慰吧。
那才是能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