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参加简书会员独家赞助的 「恰同学少年」校园创作交友大赛,校友在哪儿。
昵称:叶小亮亮
地点:浙江温州
职业:工商代理专员 ,身高175cm ,喜欢跑步、健身、弹吉他。
自述:我喜欢写文章,字里行间诉说着我的心语,我喜欢看文章,细细品味人生百态,别人的心境与我们的心境别无二致。我时常思考人生,想要参透人生。随着年龄的渐渐长大我发现成人的世界并不容易。但我仍想勿忘初心做自己,薄情的世界里请浓情的活着。我是一个有着基督徒信仰的人,我觉得这种信仰没有什么不好,现世里,我愿每个人都善良而美好,正如我那最初的梦想。
「恰同学少年」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眷与恋
我想,青春是一阵风吧,细细吹过你的脸庞,能让你无比眷与恋。
如今闭上眼,我18岁。
稚嫩的脸庞,那才叫青春。高考超常水平的发挥让本该去读专科的我意外考上了本科,全家人欢呼雀跃。我怀揣着一家人的梦跟着父亲坐着从浙江温州到湖北武汉的火车上。爸爸总说你还小,你什么都不懂,我总在想还有什么是我不懂的呢,事实是我确实不懂。父亲到学校以后又是帮我擦寝室的桌子,又是嘱咐我还不认识的室友以后要多关照一下我。我送父亲出校门,看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我的心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不知道是什么,那感觉不是不舍,也不是开心,也许是一种叫做眷恋的东西。
鲁迅的四部经典作品常用来被人们比喻大学四年的生活。大一是彷徨,大二是呐喊,大三是伤逝,大四是朝花夕拾。我的大一确是在彷徨中度过,大学与自己想象的似乎有些不太一样,自由散漫,上课很少有人会认真听讲,下面的同学看手机也不愿多看老师一眼,引得老师发出“同学们,求你们看看我吧,我长得有那么丑么”的感叹。我只是在心里默默地笑,却发现心里缺失了什么东西,我在想三点一线的生活、毕业的一纸文凭,这都不是我最想要的。
我开始陷入迷惘,武科大城院南苑一舍7楼上面有一个很大的天台,那里的风很大、也很静。我不知道为什么没事的时候总爱自己一个人跑到上面去,望着操场,望向远方。仿佛那样我就能安静的思考些什么,说不出来的感觉,但我好像开始不再迷惘,想去做些什么。
大二我过得很忙碌,我去做兼职,我去考各种证书,把大学应该考的证全在大二去考,我去学车考驾驶证,我去竞选党建会部长学习怎么带领团队,忙着招新,组织各项活动。在我潜意识里我要变得更强,我要比一般的人更努力,因为我还不够优秀,我需要更多的历练,越多越好。所以那段时间宿舍经常看不到我的人影,不是在教室图书馆看书就是在开会搞活动。别人在休息的时候,我经常没有假期,周末还要赶着写活动策划发给老师再不断改,好不容易抽下空就要挤公交去兼职。室友跟同学眼里我简直就是个拼命三郎,而我没有多想,只是想成为自己心中所想的人才一头闷进各种事里。
大三,我开始放慢了脚步,在极速前进的过程里我虽然收获很多,但却孤独,一个人走了很长久的路,其实并不开心。所以我去学了吉他,跟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感受艺术,我觉得吉他很酷,等我学会了将来可以弹给心爱的姑娘听。我去健身因为健身对一个人的改变真的很大,流汗的感觉让我很爽,因为我不想等到中年的时候成为别人嘴里的中年油腻男,我始终相信一句话没有最好,只有不断的突破,突破再突破,努力到让别人震惊的状态你就成功了。
大四,我们各自陆陆续续出去实习,出去后才知道校园的好,可以做一名学生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我的校园寝室一直以来跟室友的融洽相处慢慢成为我的小家,印象深刻的一次我因为喝多了,被室友扶着回去,一趟床上就把寝室吐的满地都是,暖心的室友帮我收拾了,第二天什么都没有说,心里只是无言的感动,在心里早其实已把武汉当成了自己第二个家,不是因为这座城,而是城里的人。
即将毕业的我们,回到学校,忙着答辩,进行着跟老师们最后一次的合影留念,我们一起进行着最后狂欢,聚餐,喝酒,唱歌,轰趴,通宵打游戏,想要留住这样最美好的时刻,这样最美好的青春。然而时光还是无情,吹走了我们,却没能吹走我们对彼此的思念。
如今睁开眼,我22岁。
我感激曾经在校园里牵过手的女孩,我感激一起并肩作战过的室友和同窗,感激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只希望每个人都能历经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每次的离开都是为了下次更好的相遇,我仍然相信这句话。感恩母校,四年往返,这就是我眷与恋的赞歌—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