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的“比喻”

作者: 十驾斋主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2-22 06:13 被阅读3次

     

诗歌中的“比喻”

可以说,相似性是比喻修辞的生命力所在。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源头《诗经》就运用 了“比”的艺术手法,即“以彼物比此物也”。其后,历代文人都对比喻进行了丰富与发展,进而使得比喻成为古代诗歌创作最基本、最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现代汉语依据本体、喻体、比喻词将比喻分为三种主要类型:明喻、暗喻、借喻。其中明喻在古典诗歌中,多以“如”“似”为标志。例如秦观《浣溪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本体“花轻”“雨细”被形象具体地比喻为“梦”与“愁”。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其中“愁”被想象为无边无际的春水,突出愁之浓、愁之深。而暗喻则以“是”做标志。例如元曲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这个比喻生动地彰显了主人公的坚强不屈、坚韧不拔的个性特征。借喻,通常情况下不出现本体,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例如白居易《长恨歌》:“温泉水滑洗凝脂。”用“凝脂”喻洁白细嫩的肌肤。我们需要注意在古典诗歌中,比喻词是不经常出现的,也需要我们在整体读透的情况下,对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有效把握与体认。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对声音艺术的描写一段多运用比喻。“间关莺语花底滑”比喻音乐的悠扬婉转,“铁骑突出刀枪鸣”比喻音乐的高昂激亢。

相关文章

  • 诗歌中的“比喻”

    可以说,相似性是比喻修辞的生命力所在。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源头《诗经》就运用 了“比”的艺术手法,即“以彼物比此...

  • 海子诗歌《打钟》赏析

    海子诗歌《打钟》赏析 摘 要:海子的诗歌《打钟》是一首构思奇特的爱情诗。诗歌中的“皇帝”是爱情意义上的比喻用法,在...

  • 讽刺诗人锦葵花

    我用诗歌赞美这世界 满是繁华的世界 我用鲜花比喻 比喻这世界 我想我是一个诗人了 书写温柔的诗人 我用诗歌赞美 赞...

  • 爱,让大自然处处温暖

    诗歌用简练的语音,拟人比喻的手法,传达诗人的美好愿景,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播下爱和善良的种子。诗歌中的内容也给孩...

  • 诗歌是一种精炼的唠叨,隐喻乃是高级的“重复”——诗学札记2

    ——常书远诗歌札记 诗歌离不开隐喻。隐喻作为诗歌的生命原则,论述可谓多矣。我则发现,隐喻,以及通常的比喻、转喻等,...

  • 写作中的比喻

    最近在读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发现她常常使用一个写作手法——比喻,几乎每隔几句就会来一段比喻。 在《渊博的人》中...

  • 写作中的比喻

    为什么文章中要用比喻?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我们人类的思维理解世界的方式就是比喻式的。人人都可运用比喻。 如何...

  • 春天的梅花

    梅花,坚韧的像征,坚强的象征。 诗人的诗歌的诗歌里,俗人用来鞭策自己,都用梅花来比喻对比。 虽然梅花的外在不那么美...

  • 【你所不知的当今诗歌流派(分行体)】

    以食物来比喻当今某些写诗的人。 【你所不知的当今诗歌流派(分行体)】 看了某人梳理的 当今诗歌流派 感觉没对 老倍...

  • 比喻生活中的不幸

    警言:“柯达直到破产的那天,生产的胶卷的质量都是最好的。离开有时候并非你做错了什么,而是你不再被需要。” 用来比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歌中的“比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vxs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