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春联,是汉民族迎接新年的传统习俗,是春节的名片,是春天的请柬。过年,家家户户,张贴春联,迎接新年。春联,须用红纸;丧事之时,才用白纸。“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宋代王安石在《元日》中对春联的生动描绘。老舍先生也曾写文章称颂春联——“欢度春节,要贴春联。大红的纸,黑亮的字,分贴门旁,的确增加喜气”,并有“酒热诗歌壮,梅红天地新”等佳联传世。贴春联上下联不能贴错了,上联的最后一字为仄音,下联的最后一字为平音,贴颠倒了会被人笑话。
清晨,阳光还带着几分冬日的慵懒,洒落在城市的马路上。路边的店铺多数已经醒来,卷帘门半开半合,不时传来锅碗瓢盆的声响,那是店家在为新的一天做准备。
一路红红的春联,多数为印刷体,有的内容倒是不错,比如“金龙腾飞送冬去,银蛇曼舞迎春来”。偶尔看到一副手写的春联就被我视为珍宝,忙拿出手机拍照留作纪念。在DeepSeek大背景下,春联不仅是节日的装饰,还承载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美好生活的寄托。许多人因忙碌的生活而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价值,正是这些春联提醒着我们去珍惜家人、友人之间的情感,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不禁想起父亲也是写春联的高手,他的字雄浑有力,赏心悦目。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每到年关,家里的桌子上就铺满了红彤彤的春联纸,父亲挥毫泼墨,我们几个小孩子在一旁帮忙接春联、叠春联。父亲的春联写得出色,声名远扬,庄邻多来找他写。
当年买的春联也是手写,买春联的人只须说出要一副灶王联、一副大联即可,卖的人便一一拿将出来,说好价钱,完成交易。比较通用的春联有“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爆竹声中辞旧岁,欢天喜地过新年”;“福旺财旺运气旺,家兴人兴事业兴”等等。灶台上贴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母亲总是提前做好贴春联用的糨糊。我们姐弟几人就高高兴兴地拿着春联,贴在自家的门窗上。
光阴荏苒,转眼间离开故乡已经40多年了,每当过年时,我仍然坚持请朋友手写春联,写的内容也在与时俱进,春联一贴,浓浓的年味也随之飘然而至。今年春节,以及此后两年,我家都不贴春联,以示对母亲逝去的哀悼和尊重,也算是孝道的一种形式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