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倘若我将这篇文章发出,我日更五十天的那枚勋章将会亮起来。是啊,不知不觉,五十天过去了。
我是个对生活粗枝大叶的人,寻常细微的改变,我往往都不会注意到。那些藏在角落里的心事,蒙了尘;那些细微之处的感动,也常常被我忽略。
后来,我发现,我缺乏的是对这个世界的洞见,也缺乏热爱生活的文艺气息。有时候,我痴痴地想,这些浪漫气息的缺乏,会不会是因为,我是个理工科女孩?
我读不懂那些古诗词里面所蕴含的美妙意境;对那些别人“啧啧”赞叹的名人名言,亦或是语文老师口中的拍案叫绝的故事情节,我都无法感同身受。我只会按着老师所说的方法按图索骥,去找模块答题,其实,我是真的不理解那些课本里的社会背景。
看着那些励志名人名言,我会觉得,他们好有道理,即使是两个相悖的观点,我也会觉得:
“嗯,他们说的都有道理”
渐渐地,我发现,我没有信仰,没有自我思想,那点微薄的价值观,都来源于课本。是的,这是我开始写作后,渐渐发现自身所存在的弊端。
以前,语文试卷上有一种阅读大题,总是让我们分析开头有什么作用,环境描写等等等等有什么作用。
我生搬硬套地答题,总觉得那是别人的随心所想,是出题人脑子瓦特,非得让我们去说出个作者自己都不知道的所以然。
当我开始写了小说后,我才发现,当一个写字的人,他在下笔之前,一定是有自己的框架的。无论是结构安排,还是无衔接地插入人物之间的对话,以及周遭的环境描写,需要如何下笔,这些都关系到读者能不能有代入感。
总不可能,你写故事,全都是:
×××说:“”
×××说:“”
×××又说:“”
这种对话结构吧,当然,对话小说除外哈!
你若是不会无缝衔接,那完了,你这故事注定没有读者了。
以前看似很简单的东西,但当你真的实操起来,有可能,你会希望自己回娘胎重造一次。
总结一下,写了几个月后,我的生活有了哪些细微的变化。
1.开始注重生活中的细节,挖掘那些不经意的感动,做一个更热爱生活的人。
2.正视自己的眼高手低,对自己目前的写作水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知道了,写作道路上的自己目前是多么的菜鸡。
结语:你若问我,写作那么难,为什么你要坚持?坦白说,最先开始写作,是因为写作是投入成本最低的技能。
可当有一天,我站在大坝上,眺望着远方逐渐爬上新绿的山坡;听着耳边传来各种鸟儿的啼叫声;以及天地搅弄云海的气势。
我发现,即使我已经开始注意到生活中的细节,但当我准备提笔感慨这大自然赠予的万事万物时,我却对比感到无能为力。是的,我无从下笔。
你若问我,为什么要坚持写作,那我告诉你:
我想,有一天,这万事万物,这山间凉风,这鸟啼蛙鸣,这滚烫星辰,都在我眼里有了灵,在我笔下开了花。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疫情期间,我懒到一无所获,可写作,却是我最自豪的坚持。屏幕前的你们,有时间的话,开始写作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