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专门讲了唐太唐,还有他领导的那个诗坛。
快到了要和李世民、魏徵、虞世南等人告别的时候了。平心而论,他们还是挺努力的。在贞观一朝,诗人很少,又不太给力,只能靠这些政治家偶尔的一点作品撑场面。
但即便这样,魏徵、虞世南在很低的产量之中,也交出了一些好,即便放在整个唐代来比,也是有希望拿优秀诗歌奖的。比如虞世南的《蝉》,很多人评价不高,但我觉得可以进入唐代一流诗歌之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藕秋风。
后两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不正像后来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吗?
魏徵也用诗歌倾诉过他的才华和抱负:
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他的“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不也就是杜甫的“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吗?
李世民、魏徵、虞世南们的问题,都是看得见旧文学的毛病,却找不到新文学的出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