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跑步会拖延,常常写作会拖延,你曾经拖延过吗?
拖延症,人的惰性,几乎是"绝症",你同意吗?
而这个绝症几乎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有,比方说这个公众号的一碗梁粉。
马云曾经说过一句话,来比喻各种听完各种分享/培训/课程后大部分人的反应,很经典:
听的时候很激动,回家想想很感动,工作当中一动不动
抗拒改变,尤其是那些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带来收益的改变,人们通常都是抗拒的。
甚至也诞生了很多生意,比方说花钱请人来监督你,《花钱请人来管你?再聊聊行动类社群机制》(点击链接阅读原文)。
但是,如果有一个社群,能帮你治疗好拖延症,你愿意加入吗?
一碗梁粉今天聊的几个“不行动就出局”的社群案例,就是这方面的典型运用。
"胡萝卜加大棒"的机制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不行动就出局,其实就是“胡萝卜加大棒”的激励策略。
如果你把社群比作一个组织,那么组织中的激励方法同样也适用于社群。
“胡萝卜加大棒”就是组织里很有效的激励策略。
什么是胡萝卜加大棒策略,来看下百度百科的解释:
胡萝卜加大棒通常指的是一种奖励与惩罚并存的激励政策,是指运用奖励和惩罚两种手段以诱发人们所要求的行为。
它来源于一则古老的故事“要使驴子前进”就在它前面放一个胡萝卜或者用一根棒子在后面赶它。
其实。在接下来举的几个社群案例中,就是这个策略很好的运用:
大棒: 如果不行动,那么出局。
胡萝卜:如果行动,就有可能瓜分到其他出局者的奖金。

案例1:不跑步,就出局
不跑就出局即“Run or Out”,于2014年11月21日在北京由一群年轻人发起。
这是一种基于契约的跑步坚持方式:大家达成一个跑步契约,坚持下来的人可以获得来自没有坚持下来的人的奖励,通过奖励与损失的平衡机制激励想跑步但是又难以坚持的人们。
一句话来介绍一下: 加入班级,不跑扣钱,跑了分钱。
如果跑班所有成员都出局,扣除的契约金将纳入平台给跑友发起活动的活动资金。
详细说明如下:
“不跑就出局”是基于契约的跑步运动方式,因此契约规则是其运行的核心:
进入不跑就出局微信公众号,选择或者创建一个适合自己的跑步班级,并押一笔钱作为契约金;
每天按照跑班约定的最低公里数进行跑步;
用咕咚,悦跑圈,运动手环,跑步机等跑步计数工具记录跑步数据并截屏;
当天00:00前发送截图至不跑就出局公众号完成打卡;
成功坚持跑步,返还所有契约金并平分出局者契约金作为奖金。

案例2:007不写就出局
这个社群来源于李笑来经常讲的““7年就是一辈子”,其规则也很简单:
007行动·不写就出局是什么?
7天1篇写7年,7年后一起去南极,文章不限字数、主题、内容
通过输出倒逼输入,用小而美的进步迭代精进
实名制·去中心化·群主轮流值月·全球写作社群
77人一班,编号唯一且终身,出局可复活1次
代号007行动,成员为007er,相互称战友
规则:持续写作+相互点评
7年后去南极,你不想去吗?

案例3:不留言,就出局
这个是上面这个007不写就出局的类似版本,只不过从正式的写作,变成了留言:
社群规则如下:
1、个人自费订阅“得到APP”李笑来《通往财富自由之路》xxx元;
2、加入《不留言就出局》小密圈,入圈费:xxx元;
3、每天只字不差的阅读一篇《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并留言;
4、每天把留言发表到《不留言就出局》圈子,这是不出局的唯一凭证;
5、出局后再次付费加入,直到刺痛自己持续践行。(付费方式:给圈子里的每一位打赏,金额为188元平均分配);
6、学习一年结束后,圈子账户上所有的钱,未出局的人平均分。
7、后加入的,从当前日期同步践行,并,自行日夜兼程补课,并认真按照要求留言。 (2017年8月1日-2018年7月31日)
简单的说,就是读书,然后做读书笔记,发布到圈子里,每天坚持。
小结,小结一下
改变自己,尤其是需要长期坚持某个行为才能带来的改变,其实是对抗人性里的惰性。
行动类社群就是提供“帮你改变”服务的社群,就像一碗梁粉以前提到的(点击链接阅读原文):
对抗惰性的两个机制是:
1. 胡萝卜加大棒,正向激励和反向惩罚。
2. 组队,加入一个群体互相监督。
这也是上面几个社群的机制奥妙所在。
恩,如果你有拖延症,试试加入类似的社群吧。
以上,一碗梁粉就写到这里,希望能帮到你。
更多的社群运营的案例和经验,请至我们的知识星球社群。
作者公众号: 社群那些事(wenbin-pr)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