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了一篇鸡汤文,还是同样的配方还是同样的味道,但是有一个观点却让我觉得很可爱。
文中说,既然拖延症会让你在最后几小时内飞速完成任务,那么为什么不好好端正心态把之前的时间拿来玩呢?
很多批评拖延症的,认为拖延症只把事情弄糟无法保证质量。诚然,赶出来的事情总比精心去做的质量上不敢说会相等,但我认为,这也得分情况。首先我们来看为什么会产生拖延症?一件事情如果喜欢做你会拖着不做吗?我想一般人拖延的情况是由于对要做的事没兴趣或者觉得困难而不想去开始。那么对那些没兴趣的东西,就算早早做好准备干完了,但是如果没有外部强迫力,之后的大把时间你会用在回顾和改善它的上面吗?反正就我而言,对我不感兴趣的我是看都懒得再看一遍的。因此,其实花在这些事情上的时间,就是你尽力一次做成的时间。
假想一下,9月份的时候老师就告诉你要交一篇关于正统论的论文(在我看来非常无趣),ddl是10.31,有拖延症的你决定改变自己,于是老师一布置就开始准备了。找资料,上网查,听起来很美好,但事实是由于觉得时间宽松于是慢吞吞的看、慢吞吞的写,甚至有时直接走神,最后还美其名曰:我在图书馆看了两小时资料呢。由于这已经成为一项任务,你逐渐惦念着,但由于没兴趣写并且到后来连新意都没了就更不想动笔了,所以虽然想完成但进展缓慢。
随着时间的逼近,你总觉得这篇文章早就应该写掉的但还没写完而莫名烦躁,越发写不进去,这时还有一个非常普遍的借口冒了出来:反正还有好几天。最终你在ddl的前好几天终于写完了,但,细想,你花在这上面的时间可能好几倍,除此外,它还带给了你一种莫名的压力,过日子的心情都没了。
改变一下,先估算自己能完成这项任务需要的大致时间,比如上面那篇论文加上找资料写大纲最后写成大概需一星期,那么就在一星期前开始写,由于ddl的压力一星期中你会集中精神去完成这件事,最后成功在ddl前一天交了作业。算起来,它真正奴役你的时间只有一星期,在前一个多月内,你都可以快快乐乐的干着自己想干的事,发展你想增加的技能。而一星期后交上去的论文质量可能跟你用了近两个月时间写出来的并没有差很多。
我一直相信,能驱动一个人去做事情的强大动力只有两种:其一是兴趣,你从正在做的事情中能得到快乐为什么不去做呢,何况人活着也许就是为了快乐;其二是外部压迫力,即ddl,ddl规定你要完成的最后时间,超过时间就会受到惩罚,自己受到损失。而对于这些自己没兴趣的事也就是触发了拖延症的事,解决方法只有ddl,除非你是非常自律的人(打脸,反正我不是很自律)。
当然,这一方法的最重要点是你要合理估算能完成事情的时间。学业论文你也只给它一星期,质量上能跟准备一学期的比吗?因此,大作业和小作业的时间应该分开设置,可以把大作业划分为几个小作业,在总的ddl前提下,分别设置不同时段的ddl。总之,ddl的功效是让你感觉到压迫感,进而产生去完成的动力。
算不算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哈哈哈,反正觉得我们拖延症患者真的需要药方拯救啦,而我已经写篇讨论稿写了近三个星期了还没写掉,好心累。我决定不理它几天,到要赶ddl的时候再写。帮大家试验一下这个胡说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