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澎湃新闻发表了题为《厦门网贷自杀女生的最后一周:疯狂追债下,她不止一次想过轻生》的新闻,报道中女大学生雪琪(化名)在多个校园平台上借贷,其中一平台累积金额57万元,家人收到裸照,4月14日 雪琪无法承受疯狂催债的压力,在宾馆烧炭自杀。
从2016年女大学生手持身份证拍摄“裸条”贷款事件到如今的网贷女生自杀,校园贷引发的后果越来越严重,舆论也愈演愈烈,对此,我们决不应仅仅停留在对借贷女生“虚荣”“败家”的指责上,更应寻根问源,进行理性思考。
自从2009年国家叫停向未满18周岁的发放信用卡,信用卡就退出了校园市场,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校园贷。据数据显示2016年面向大学生的互联网消费信贷规模已经突破800亿元,而这一规模在2015年才260亿,大学生对信贷的需求有目共睹。校园贷的本意是帮助一些没有经济能力的人完成学业或者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然而却被一些不法之徒利用,成为大学生一不小心就会落入的陷阱。借贷平台打着借款零门槛、速度快、利率低等幌子,诱使急需用钱的大学生凭借个人信息包括裸照,身份证,家庭住址、亲朋好友联系方式等进行贷款,并承诺绝不外传,一旦还款立刻删除。但是一旦还不上钱,高额的逾期费让欠款快速增长,将裸照发给亲朋好友用来催款,用裸照来限制借贷人的人身自由,出售裸照或肉偿来抵债,甚至胁迫借贷人从事色情活动。即使还清欠款,也无法保证裸照完全消失。这些后果借贷平台是不会告诉借贷人的,借贷平台抓住大学生涉世未深,对于贷款认识缺乏的弱点,挖好陷阱,步步引导,直至目标落入陷阱。目前针对网贷平台非法放贷,非法催贷的相关政策法律并不完善,也使不法之徒钻了空子,对校园贷的治理已经迫在眉睫。
借贷平台给大学生提供了一杯散发着浓郁香气的毒酒,但是只要你抵制住诱惑,是不会伤害到你的。随着大学生的消费需求从基本温饱过渡到物质精神需求,但自身经济实力不足,跟风追求名牌电子产品,名牌包包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理,成为落入陷阱的重要因素。对于这些人,认清自己的情况,管理好自己的欲望,认真考虑是否能够偿还,偿还不了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是否值得为了金钱出卖自己的尊严,少一些冲动,三思而后行,悲剧就会少发生一些。这起事件中的雪琪并不是人们指责的爱慕虚荣的女孩,据老师介绍雪琪很可能是因为做微商亏钱而走上了校园贷的道路,并越陷越深。像雪琪一样,很多大学生为了创业,在家长、学校、商业银行等正规途径无法为其提供充足的创业资金时,校园贷成为一种方便的选择,而大学生创业失败率极高,因此而身陷校园贷的情况也不在少数。各方对于大学生创业支持的力度的欠缺,创业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是否也助推了校园贷的盛行。
校园贷造成的悲剧,谁该为它负责?不法放贷平台?大学生自身的虚荣?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看到,法律监控的缺失,家长对子女金钱观引导的错误 ,学校对学生理财教育的不到位,各方对大学生创业支持力度的欠缺,也同样为校园贷造成的悲剧的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