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网友的好文摘录:
四大文学体裁中,散文的本质是揭示人生哲理,因其风格多样、品类丰富,所以难度最低;诗歌的本质是抒发内在情感,因其感情饱满、想象丰奇、篇幅短小,所以难度较低;小说的本质是塑造人物,因其内容丰实、人物立体、意蕴深远,难度较高;戏剧的本质是表现矛盾冲突,因其时空集中、冲突强烈、结构严妙,所以难度最高,所以雨果、歌德等天才全能作家一般的写作顺序都是:先写散文,再写诗歌,进写小说,后写戏剧。一般而言,能写戏剧的作家,肯定也能写小说;能写小说的作家,不一定能写戏剧:戏剧对作品结构严谨性和巧妙性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但是,全能作家中也有先写散文,再写诗歌,进写戏剧,后写小说的,杜鹏程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摘自西门西教授的文案.2024.07.04.
我的留言:
高度认同。写《灵山》的高行健就是编戏剧出身的呢!
最后附上我三年前的一篇关于法籍华人戏剧家后又获诺贝尔文学奖高行健的一篇散文:
国内著名的官至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龙图阁大学士的郭沫若,因著名的《女神》享誉盛名,郭老本人和新文化战士鲁迅齐名,并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而国内默默无闻的读外国语专业写戏剧出身的后来兼写小说一举成名,而被国人忽视的在二十一世纪元年实至名归喜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高行健,他的《灵山》,却少有人知,甚至不为人知,颇受冷落。
如果你有幸获得此书,细嚼慢读,你会尝到真正的美食,它是四十万字的纯语言艺术的宝库啊!郭沫若的《女神》是优秀的叙事诗;而高行健的《灵山》表面是有所淡化了人物和情节的极其大胆创新的散文化了的长篇巨著,世界最高水平的文学认证机构仍然将《灵山》认定在小说的范畴,并高度赞扬它、他在语言艺术方面的创新和对人类的卓越贡献,与对自然科学方面的创新和对人类进步的贡献一视同仁。
但它、他却受到国人的冷遇,咄咄怪事?
是因为他移民去了法国,滋长了一点自由主义的思想?按理说文学是没有国界的,正如我们也将法国雨果的名著《悲惨世界》列在首要的位置一样。雨果他和他的著作也充满自由主义的思想和诸多“历史虚无主义”的另类的精彩论述。尤其在《悲惨世界》第七章关于拿破仑、滑铁卢战役的记述。按理说,文学不是动员令、倡议书、唱诗班、节日颂、祈祷词。文学应偏于历史的回顾、而且是苦难历史的回顾。是因为《灵山》没有显见的人物形象和清晰的故事脉络?可这才是它的个性与创新,是它的小说的散文化,散文化了的小说。它尝试撇开、淡化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倾向用言语的艺术(优美的词语及巧妙的遣词造句)娓娓道来,交替不同人称“你、我”从不同角度的不同描写,层层递进,令读者渐入佳境,叹为观止。实际效果却是从优美瑰丽的散文中清晰可见人物的形象和故事的脉络。
不过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一要有相当的文化文学基础;而且要用心的细细阅读。以我一个爱好文史哲的退休医生也要读上第三遍才发现《灵山》的瑰宝。
国人、大多数的国人是如此的走宝,多么的可惜!
——开始第三次阅读欣赏《灵山》的感慨。2021.06.18.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