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食品、饮料和调味品的利润一般不会超过30%,
而白酒的成本与利润之间的差距会更大一些,
至少能达到这个数字的两倍,甚至更多。
更可怕的是每年还能像房价一样稳步上涨,
品牌往往做得越久,溢价能力越高。
茅台今年一季度净利润85亿元、五粮液是49亿元,
水井坊特别夸张,一季度销量同比增长了240.78%。
白酒被称为“液体黄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品牌上自不必说,茅台的股价鹤立鸡群地摆在那,
前几年拿到茅台授权的经销商就跟装上了印钞机一样;
从酒文化上,越是有内涵的品牌附加价值就越大,
无论是几十几百还是几千的白酒,都会有对应阶层买单,
这是一种情怀,情怀一旦养成了,就成了根深蒂固的消费观念;
白酒制造厂家、各代理商、经销商、
批发商以及专卖店、零售店和超市等等,他们的利润各不相同,
特别知名的品牌利润高、门槛也高,层层剥削过后,利润空间就不大了。
剩下的主要就是比拿货渠道、政策扶持和其他关系。
找好拿货渠道非常重要,非知名品牌尽量从厂家直接拿货,
降低前期投入,量力而行,减少库存压力,酒质和售后也更有保障。
厂家、品牌的政策也很重要,急功近利的要慎重选择,
消费者的信任度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眼前和长期的规划都要充分交流。
如果前期准备充分,和酒厂配合稳定,也能坚持渠道拓展和网络合作,
时间一长,网络铺开了,口碑也打造出来了,生意自然越来越好。
我身边一哥们去年底去了贵州茅台镇考察,选择做茅台镇酱香酒,
前期投入不到10万,现在不但前期的投入回了本,还盈利了数十万。
这酒虽然厂家投入大、成本高,但相应的起点高,客户的粘性也会更高。
回头客和下级代理一多,利润就蹭蹭蹭往上爬,酒质靠谱还是很重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