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社会的进步,终身学习成为时代的需要。
职场人士终身学习是必须的。
可是,有一部分上班族,由于工作舒适,衣食无忧,所以没有工作积极性,有的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也有的在虚心学习,有一部分人对学习出于以下心态。

一、阿Q式的学习态度。
经常看到有外出回来的同事,在汇报学习感受时说,名师就是名师,人家的工资待遇高,做什么都有人支持。也有的说,名师不是一般人,人家做那事受那苦谁能受得了?也有的说,名师都是疯子。
完全是精神胜利法在作祟,仿佛自己是一个头脑正常的人,不会去做这样的傻事。
或者不屑于干这些蠢事。舒适区呆太久了,年纪轻轻就开始充老资格,想当年……老子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多……专家的培训学习,在他们眼里根本不值一提。犹如阿Q不屑于王胡。
名师的成长,有平台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坚持的精神。我们要学习他们的方法和坚持的精神,而不是其它。
二、不计后果的二姨夫养鸡式的学习。
我有个二姨夫,在家养了一百多只鸡。笨鸡蛋一斤八元,一年下来反而没有赚到钱。原来,二姨夫养鸡不核算成本,玉米麦子随便舀着喂鸡,一年下来,粮食喂光了,钱也花光了,日子依然过的紧紧巴巴。
我们学习,也要核算学习成本。有次去郑州听课,听课费380元一天。有教育界大咖李镇西,魏书生,吴正宪等授课,结果会场里有位老师,因为在我前面隔两排,大约四十多岁,坐在座位上,从早上九点多开始睡觉,还打呼噜,一直到下午五点多。我想不明白,为什么来听课的?干嘛不在宾馆睡觉呢,因为是单位掏钱,所以有没有收获无所谓了,自己舒服就行。
有一年,一位朋友到北京名校挂职锻炼,我因有事未能参加。向一这位朋友讨教北京交流学习感受,他说,总体感受有四点:楼很球高,路很球宽,人很球多,学校很球有钱。
我想,三个月的学习,每个人的花费两三万元,学习成本够高了。可是学习效果怎样呢?你懂的。
三、空手套白狼的学习。
学校让每位老师进行三笔字练习,有老师去质问我,没有钢笔毛笔和字帖,你让我们怎么练习?言外之意,我练不成基本功,是因为学校没有提供书写工具。于是我让后勤处准备字帖,毛毡,毛笔,砚台,墨汁,毛边纸,每位老师发了一只钢笔。字帖学校准备有柳体欧体颜体供老师选用。每位老师每周上交一页作品,也邀请了书协主席来做讲座。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自己不愿意学习,不愿意改变,会找各种理由来搪塞。想要走出舒适区,内在的动力很致命,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叫醒你的是梦想,不是闹钟》。
小六哥读书买书,每年花费一万多元,学习知识管理,ppt制作更是每次上万元学费。
《西游记》如来说,“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传之耳。”
不付出学习的代价,想学习秘诀,犹如空手道。
由此,我想到,一位家长想让孩子学习音乐,孩子想学习钢琴,妈妈怕买钢琴,就说不如学习指挥,只用买两根小棍就行了,爸爸说不如学习唱歌,只用动动嘴,两小棍都省了。
想学习,不舍得投资,不舍得花钱,这是我们的通病。
四、看孔雀屁股式的学习。

孔雀开屏,美丽,壮观,可是你要是站在孔雀屁股后面,能看到什么?
有次,一位老师听了魏书生老师的讲座,兴冲冲的跟我说,魏书生还没有你高呢。魏书生的班级民主管理他没学到,倒是看出个头来了,我就是比魏书生老师高出半头又能怎样?
魏老师每天五公里的长跑 ,坚持多年写日记,班级管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管理模式这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一位教育局长带着老师外出学习,告诉我,我们外出学习什么?到北京,我们要学习人家的大气。到上海,要学习人家的开放和格局。到江苏,要学习人家的细腻。这才是学习的秘诀,犹如葵花点穴手,武林秘籍。
学习不是给人看的,它是发自内心的需要,是一种追求,是沙漠中对绿洲的渴望,是对高山仰止。他不是拉大旗做虎皮,不是无病呻吟。
新教育要求我们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实际就是脚踏实地的教育活动,对师生成长有益的活动。切莫有一说十,读书笔记抄了厚厚一本,教育随笔从网上四处借鉴,把口号喊的震天响,落入假学习假反思假读书的漩涡中不能自拔,不愿自拔。
这可能成为新教育的悲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