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可以听得懂语文课,谁都可以讲语文课,换一种说法,就是语文是最没有专业尊严的一门知识,相对于数学和英语来说,我们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都是建立在只要认识汉子的基础之上的。
原来就听说过这样的故事,有个刚专业的大老粗,上边让他选择要去的部门,他挑来拣去选择了教育局,对,当时还叫教育局,他来很久才改成教体局了。
不过这和我们没有关系,主要是他刚到地方,工作热情很高,他也知道自己知识不足,没有办法在其他方面进行指导,所以就盯住了语文课,用他的话就是,反正自己可以听得懂。
听得懂就可以指手画脚,否则,像英语和数学就不行,这是看起来合情合理的事情,于是他回到地方的第一年,就喜欢给那个地方的语文老师讲课,提要求也都是从语文老师到其他科目的。
据说,他在那个岗位坚持了很长时间,许多语文教师在他的指导下,都不知道语文到底该讲些什么了,更不要说坐在讲台下,期待阳光雨露的学生了。
这就像另外一个传说,是在网上传出来的,有个老教师说,他作了一辈子语文老师,早就不愿意再做语文老师了,因为他感觉只要是上级检查,听得最多的就是他的课。
和他搭班的几个同事,英语一般人不敢听,怕受罪,数学也不敢听,也怕出问题,只有语文,可以随随便便的听一听,然后再聊天一样的指手画脚一下。
其实最惨的还是这样一个事情,如果你是学校领导,而你学校有一个人什么也教不了,很简单就可以让他教语文,相信能够滥竽充数很长时间的。
这一点应该在很多学校都曾经存在,用王君老师的话就是,这要比生物地理还好应付,只要不是真正懂行的,浑浑噩噩的混上几年,不会有任何问题。
而在基层,很多时候考虑的不是专业性,面对学生只要管的严一点,把应试教育做的彻底一点,一样可以保证自己的面子。
至于说对上面和自己的晋级,只要会来事,好像比那些只知道如何教学的人,更加的占据优势,这也是大多数人选择语文教育,然后能够顺风顺水的原因所在吧。
真正站到峰顶,可以一览众山小的,也都是语文老师,他们在语文课的世界创造了自己的风采,这远远需要超越英语和数学的更大的专业性,可是很多人都不会懂。
那些指导语文教育的人,有可能不懂,那些现在教室讲语文的,很多人也不可能懂,因为在他们的概念中,语文是最好讲的,一般人都可以作语文老师。
这也许就是我们语文教育一直失败,没有办法真正培养出来语言大家的根源所在吧,老师都不行,怎么可能有超一流的学生,学生在学校不行,长大以后就很难有所突破。
所以我们的语文教育走进了恶性循环,幸好很多人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在他们的努力下,在国家相应教育政策的调整下,许多专业性的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一切都有了新的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