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很薄,但是很简单的诠释了时间管理的精华,我也就跟着作者的思路,记录下十条建议并做简单的解释。
这可是拧干水分的十条建议哦(选择自己可用的,用起来就好)。
1.学会丢弃且不内疚。
我们总是有“松鼠病”,囤囤囤。
双十一,买了一堆可能到第二年双十一都没用完甚至没用过的东西回家。
看到别人转载的好文章,立马点收藏,然后再也没看过。
没有什么东西是丢掉你就不能生活的,没有什么文章是你不看就会损失几个亿的。
勇敢的清理你的储物柜和收藏夹吧。
建立自己的信息和物品管理体系,不是你给我什么我看什么,买什么。
而是我需要什么,我主动选择看什么,收集什么,购买什么。
2.对于每天的日程安排,快速做出决定。
三个选择:马上处理、拒绝、保存。
不要拖,不要犹豫,事情会越积越多。如果来不及处理或者能力不够,果断拒绝,
如果是一些很杂碎的小事,几分钟搞定的立马去做,绝不拖着。
有一些项目,是长期跟踪的,就设置好时间点提醒,拿出专项时间处理掉。
3.一天抽一两次或者多次固定时间回复消息。
这里有个例外:就是你工作上的领导是靠“wx”给你们布置工作的。
大多数人的工作其实不需要手机,你拿出手机只是在刷剧娱乐。
4.建议带一只只有时间功能的表。
本意是:培养时间观念。
又因为现在智能表兴起,所以一定要强调下。功能很多固然好,但是也会更容易分心,拆散注意力。
5.有一个能随时记录的地方。
可以是一本小本子,可以是手机备忘录。
主要是记录自己随时冒出来的小念头,小灵感。
还有随时记录你想起来没有做却要做的事情。
6.教会自己快速阅读。
阅读,是一种技能。不一定是读书,读新闻,读文章,都是可以快速浏览。
不一定要逐字逐句的读,很多新闻我们只是了解一下信息。
理由还是一样:没有什么文章是你不看就会损失几个亿的。
如果没时间,就不读;如果只有10分钟, 就少读。
如果你时间不够还想都看,就一定要会快速阅读。
7.寻求帮助。
不管你做什么事情,接到什么大项目,大概率是你的同事、朋友里有人做过。
主动寻求帮助,是用别人积累下的经验,节约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8.不管怎样,继续前进。
一个成年人,如果同一件事失败三次,大概率不会再尝试。
而一个孩子呢?学会走路前,要摔无数个跟头。跌到了,还是会爬起来。
我们要向孩子学习“健忘“,不要对”过去的失败“心存阴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