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的思维就是关注真实的正在发生的事情。
相对应的就是远的思维,是关注想象中的抽象的事情。
近的思维,关注当下。
掌握近的思维方式,有三个原则:
第一,用描述性语言,不用评价性语言。用描述性语言,我们能够看到更多。比如咨询师说:“这个妈妈指着女儿说:我不允许你这样做。”而评价性语言,很难有更多探索空间。比如:“这个妈妈控制欲很强。”
第二。问具体的问题,而不是抽象的问题。比如说:老师,我有拖延症,怎么办?我们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你可以问:我遇到什么样的事情会拖延呢?
第三,关注现在能做的,而不是关注事情的结果。我们很多时候为未来的事情焦虑,觉得做什么都没有用,这是一种习得性无助。那么在我们每次焦虑的时候,问自己两个问题:
我现在能做什么?
我愿意做吗?
如果我还不愿意做,我们就先停在这里,而不要去追问为什么不愿意。如果解释,就可能把“不愿意”固化。
这样的两句话,能够把我们拉回到此时此地。我们需要控制自己的行为,也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现在是春天,身体需要保持开朗快乐的情绪。而我因为疫情暂时不能工作,得重新安排自己的日常,所以经常感到心情郁闷。学唱歌和学跳舞是我一直想做,却很少行动的事,而这两件事能够给我带来快乐,所以我问:
我现在愿意去学吗?
我愿意。
那现在能做什么?
在得到上找老师报名唱歌,如果不行,找别的老师。
在田野里打开唱吧跟同事学工作中的歌,都是很简单又很美的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