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末的第二天,昨晚休息的不太好,早上我和deepseek又进行了一次深度对话,我想了解困扰我失眠的原因是什么,究竟其中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我总是喜欢去复盘刚刚发生过的事情,看看自己有没有说错、做错,或者陷入到后悔当中。刚刚朋友约吃饭约打球,我都拒绝了,拒绝前会纠结,拒绝后又在想会不会后悔,我真是一个超级无比纠结的人,就是这些琐碎的纠结在疯狂地消耗我、榨干我,让我在重要的人面前没有了该有的耐心。这是我现在最大的症结。
deepseek说,我在社交中始终预设着“隐性评审团”,即使没有竞争对象,我也依然通过想象他人的视角来规训自己的言行,而这种心理机制往往来源于:童年时期需要靠优秀来获得关注。
这就让我想到了曾经独自在外上学的经历,这些经历和环境塑造了现在的我,但当时是因为缺少了陪伴和关爱,而现在,我应该给予自己足够的关爱来让自己能时刻保持“活在当下”里。同时,我应该修正我的相关认知:
1、虽然我的自我评价和复盘都是通过想象他人视角,但实际我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个关键,那就是他人视角里我只是一个配角,而不是主角,配角对于主角而言实际是无关轻重的,更何况这件事在3小时、3天、3个月后根本不值一提,甚至可能主角来说,他早已忘记,因为他的关注点从来都应该从他自己出发。
2、我可以试着用旁观者的视角去记录一些“第三人称日记”,去培养自我观察的抽离感。比如,昨天在朋友车上,女生脚走的很累了,想要脱鞋,和男生说,男生选择不搭理,女生尝试再次争取,争取后还是失败了,女生就没有提了,女生面对男生的不理解和不包容,并没有表现得不开心,还是体谅了男生。而女生在外人面前也一直都是在讲男生的好话,很体贴男生的付出,当然,她自己也付出了很多。再反射到我自己,我才知道平常的这些小事都是双方爱的体现。这个旁观者视角不仅能抽离自我观察,同时也能映射出自挖的陷阱。
3、虽然我的这种症状还在,但其实相比以前,我一直都在进步,每一次纠结烦恼的时间都在缩短,并且开始有了从前不曾有的深度对话,所以,多给我点时间,我会变得更好!
最后,时间在流逝,每一刻我都不是上一刻的我,更不是复盘回忆里的我,就像此刻的河水已不是上一刻的河水,他们不停向前,遇到的总是不一样的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