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下旅游景点门票的一点看法
评论/韩乾昌
看了老同学发的九寨沟地震以后关于景点门票的问题(震后大家积极捐款是应当,但每年几千万的门票收入哪里去了?为什么只倡导人们捐款而不追问这些门票收入的管理和去向?),个人有了一些看法如下——
景点需要一定的维护和管理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而服务就有成本,需要管理费。
那么,合理的做法应当是在保证能够管理维护好景点以及保证管理维护人员的合理报酬的基础下,有盈余。再把这个盈余用作对景点的进一步完善改造。
本质上,就是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既保护发展了自然资产又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也可以让更多人领略到祖国的山川美景。这样一来皆大欢喜。
既然牵扯到经营的问题,必然免不了要谈钱。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景点收入是否合理的问题。
门票到底定多少合适?相关配套服务如何收费?标准和依据是什么?
这需要科学的论证测算后举行听证会,给出一个相对合理的定位。
可现实是,定价权完全掌握在管理者手中。其他人连知情权都没有,更何况参与权和发言权。
再说,这些相关收入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又如何?是否公开透明?其中有多少用于了景点的维护?又有多少进了个人腰包?
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自然杰作,应当是属于全体所有人的,而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组织的。
某个人或者某个组织只是替我们代行管理职责并获得应有的合法收入。不能把它作为某一部分人敛财的工具。当下的许多景点门票动辄好几百。进大门要钱,进小门也要钱,走后门还得要钱,大钱连小钱,一环套一环。
其实这个问题以小见大,是一面镜子,可以映照出许多行业的现状来。需要管理者认真思考。
当然,前提是他们得认识到这是个问题,并认识到这里有人民的关切和诉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