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子奶奶在《人间值得》这本书里说到人际关系,她的箴言是“保持一定的距离”,这并不代表恒子奶奶对别人冷淡。如果有人需要帮助,她就帮忙。一定是大家跟她讲,拜托你做什么什么,她才立即主动地去帮助别人,但如果人家不开口,她是绝对不会插手别人的生活和接管别人的事情。
还有,她很少邀请别人去玩,也基本上不管闲事,但是如果谁有麻烦找她倾诉,她绝对不会很冷漠地对待他,她会用最大的善意和同情心来包容他,听他说完。然后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给他带去温暖和爱。
著名大师卡耐基曾经讲过,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来源于他的专业技术,其他85%都来源于人际交往。
恒子奶奶的智慧很值得我们学习。她说人际关系无法预测,人和人之间,可能因为一些小事而结缘,也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分离。很多人就是因为很小的一件事,从此各奔东西,再也不见面了,人会快速地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前行。很多人就被甩在后面,见不着了。
当我们跟自己的小学同学聚会,我们只能忆旧,回忆过去我们有多快乐,很难说共同去期待一个未来,因为我们已经不在一个世界里了。人都是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快速前进,来不及把别人带进来。由于时间或者距离的原因,不能见面的话,缘分就会慢慢变浅,所以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对此,你是不是和我一样特别有感慨,平时我们说的“人走茶凉”,从另一个角度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是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前行的,老领导离开了,新领导来了,精力和时间看似用在了新领导身上,实际也是工作所需,但对于无数个老领导个体而言,就有他人不理自己之感觉,慨叹“人走茶凉”。
在恒子奶奶看来,每人有每人的生活,每人有每人的轨迹,有一些事情,如果一旦变浅了变淡了,或者是过去了,不可勉强,不可强求,也不可过多解读。
恒子奶奶讲,一定要分清楚你有你的人生,别人实践的是他的人生,我们不需要追寻别人的脚步,那同时,我们也要了解自己、接纳自己,把内心中重要的事情当作真正的中心,一步一步积极地去行动,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具体在自己的生活中,和别人的关系,恒子奶奶是怎么做的呢?
就拿最亲近的人来说,比如关于孩子。恒子奶奶说孩子也是别人。即便你十分疼爱孩子,他长大之后也会独立,这就是人生。
这种理念是我一直在推崇和践行的,但身边无数人仍然把孩子当做附属品,要听自己的,口头禅就是“他不听我的话,让他考公务员,他不考,非要自己去创业。”或者“让他回来工作,他非要在大城市闯荡,你以为有那么容易吗?”,每当此时,如果我在身边,我会说:“为什么要听你的呢?就因为你是家长?他已经长大了,他有他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听他自己的就好。”看着别人诧异的眼神,我知道,我们的认知不在一个层次。
李蕾讲书时说到她的一个朋友,例子更典型。她的朋友有个儿子,这个儿子一直很优秀,在朋友看来就是听话、聪明,而且很温和,朋友希望孩子学物理。孩子在研究生毕业后,把毕业证书拿回来,往朋友面前一放,说,妈妈,你要我做的事情,我全部都做到了,从今天开始,我不会再按照你的命令来生活。
妈妈目瞪口呆,看着儿子说,什么意思?儿子说,我喜欢音乐,从今天开始,我就跟着乐队走了。接下来的8个月时间,儿子没有给她一个短消息。朋友非常痛苦,找了很多心理咨询师,跟朋友们倾诉。后来有一天,朋友突然意识到,她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人生,是完全独立的人,做家长的舍不得放手,而不是孩子还需要家长。
没有人一生下来就会做父母,也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永远是孩子,我们都在长大,那成长中特别重要的就是划清界限。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恒子奶奶对做父母的人有她的建议。她说,父母也有自己的人生目标要完成,孩子不可能和父母永远朝着一个方向行走。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终归就是一个人要完成我们的人生意志,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最终,我们要一个人走完这段旅程。
人生真的就像一个绿皮火车,它一站一站轰隆隆地往前开,你不知道那个尽头在哪里,但在这一路上,会有人上车、下车,有些人注定从上车的那一刻,就没办法陪伴你到最后。他们会来,他们也会走,这都是任何一个人无法预测的。
所以恒子奶奶说,有些路,注定是我们自己要去走,所以我们要跟其他人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能够享受独处的时光,也能够享受自在的人际关系。









网友评论